博文
【1】 外婆一生当中,共生过7个孩子,除了大姨(1927年)、母亲(1931年)、三姨(1936)和四姨(1942年)4个女儿,其余3个没有存活下来。 1926年外婆与王爷爷的第一个孩子出生,由于产后破伤风,几天后就夭折了。那时正值西安被军阀刘振华围困,二虎守长安的非常时期,孩子的离世多少与简陋的医疗条件有关。外婆当时非常伤感,晚年了还常常念叨:那个男孩白白静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2024-07-18 05:28:14)

(一)去地库找东西,在桌角发现了这个毽子,清楚地记得这是十年前回国探亲时买的。拿起来,弹弹上面的灰,端详一番,儿时的歌谣似乎在耳畔响起:一个毽,咱俩踢马莲开花二十一二八二五六,二八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儿时跳皮筋,蹦房子,打沙包,跳绳等那时传统的游戏,尽管也都参与,但喜欢程度及水平都一般。真正痴迷,又玩得很精的,无疑是踢毽子。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6)

【1】那个年月教师非常不易,特别是女教师,工作没有保障,合同每学期一签。年年都要经历所谓的‘六腊之颤’:每个学期末(六月或腊月),都会战战兢兢地等着新学期的聘书。没有收到就意味着下岗失业,女教师遭解聘的主要原因就是怀孕和生孩子。外婆曾有过五、六次这样的经历。为了找工作,四处打听,求人、看脸色、送礼,历尽辛酸。但在抗战进入关键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1】 严爷爷名叫严木三,1902年出生于陕西省富平县庄里镇。虽然家境贫寒,但他自幼勤奋好学。1920年,因成绩优异被保送至陕西省第三师范学校(三原县)。该校诞生于五四运动的洪流中,于右任、胡景翼等民主先贤和一批留学生把许多新鲜的教学内容和先进的办学理念带给了这所学校。在校期间,他不仅门门功课名列前茅,更是热衷参加社会活动,于1924年7月加入共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1】1931年到1933年这段时间,厄运接连不断地袭来,几乎将外婆逼上绝境。王爷爷去世一年后的1932年,他的哥哥(二爷)也在瘟疫中丧生。二爷一直帮东家做长途贩运的批发生意,所得收入常拿出来贴补外婆这边家用。王爷爷生前,他们兄弟俩在长安县郭杜一带共同购置了田产20亩,交于亲戚耕种。好的年景,能得到些麦子。随着二爷的离世,加上接连几年收成不好,这些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1】 王爷爷是立夏那天去世的,天气渐热,汉中的朋友们先将他的遗体装棺,在一家寺院内停放了半年。于1931年深秋派人将灵柩用骡子驼运回西安,然后由家人接送回渭南老家,办理了隆重的追悼会之后,葬入祖坟。 办完王爷爷的丧事,情绪渐渐平复下来的外婆,作出了一个令众人吃惊的决定:带一直在乡下生活的继子回西安读书!这个当时11岁的孩子就是我的舅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1】外婆与第一任丈夫王爷爷的相识,是通过她女子师范的同窗好友、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王叔振和她的丈夫介绍的。王叔振(原名王淑贞)家是三原县的大户,她们兄妹几人及配偶都是响当当的人物,与外婆关系密切。大哥王霆轩当过陕西省教育厅厅长,大嫂梁凤笙,就是前文提到了的,外婆在女模时的管理员;五哥王君毅毕业于北京大学,进步组织共进社的成员,曾任西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8)

【1】 外婆生于1905年,阴历3月14日。她聪明好学、才智过人,是来自太姥爷的基因;而历经磨难的太婆则传给了外婆自立好强、乐观自信、坚韧不拔的品德。 外婆名叫吴凌霄,我一直觉得这个名字起得好:叫着上口,有内涵。想像着这个颇为现代的名字很可能不是出生时的原名,是外婆上学后自己改的。于是特地询问三姨关于名字的出处。还真猜错了,是太姥爷给起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4)
(2024-05-28 06:35:55)
一直觉得自己在味觉方面没什么品位,对入口的东西基本区别不出优劣,所以平时对诸如美食、烟、茶、咖啡等都没有太大的兴趣,对酒也是如此。与亲朋好友聚会,如果谁说:这儿有好酒;我反倒不以为然:一般酒就行,好酒对我来说就是浪费。国内探亲带回来的茅台等好酒,基本都送人了;留下两瓶普通酒,偶尔自斟小酌一杯。餐桌上不得已必须推杯换盏时,首选白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1】 吴家老宅所在街区:书院门,指的是从碑林到关中书院门口的一条步行街,位于南门内东侧。书院门的街名源于它里面的关中书院。这个书院是明清两代陕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全国四大著名书院(其他三个是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河南的睢阳书院)之一。光绪年间,改建成师范大学堂;民国时改为省立师范学校;现为西安师范学校。外婆家的四合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6)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