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专门讲古而不论今,从新的角度发掘历史的盲点
个人资料
咲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上一文,我分析了马腾全家被杀的真正原因,表面上是马超背叛,真正的原因可能是牵涉进入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4/7208.html这一篇,我再来分析马腾在曹魏政权的身份,从一个更大更高的角度来看这个事件。史书上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南征荆州,因为马腾等拥兵割据关中,出发前征马腾,马腾于是东迁邺城,曹操表他为卫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马超死亡时间,是公元222年八月。 公元222年刘备率军伐吴。同年八月马超病逝,终年四十六岁,他生前最担心的就是他唯一在世的亲人堂弟马岱。《三国志卷三十六.马超传》记载:(马超)临没上疏曰: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托陛下,余无复言。 而夷陵之战决战发生的时间,是公元222年六月开始,到公元222年八月结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前文我分析了马超起兵,可能没意识到曹操真的会杀他全家。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4/6517.html 现在就来分析,马腾一家被杀的可能真正原因。 马超公元211年起兵,曹操亲自领军去镇压,当时曹操并没有拿下马腾。马腾一家留在邺城,协助曹丕防守后方,邺城。 而一年前,建安十五年(210年)冬天,曹操在邺城的铜雀台完工,19岁的曹植作《铜雀台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马超为啥在一家人都在当人质的时候反曹? 真正的原因是在史书上面记载的一句话: 反曹的时候,馬超對韓遂說:「之前鍾司隸曾命我謀害將軍,關東之人已經不可以相信了。現在我放棄我的父親,如父親一樣對待將軍,將軍也應該放棄你的兒子,如兒子一樣對待我。」 这句话提到的钟繇曾命马超謀害韩遂,发生在马超韩遂在官渡之战的时候,他们选边曹操,在并州[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人的传统形象,就是胖,吃垃圾食品,买大量的用不着的东西。 衣服几百件,电视机每年换新的,消耗大量的酒精;玩具,工具什么的堆成山。 这些本来就是很不好的生活方式。 更重要的是,这些大量物资的生产,是伴随着大量的污染的。 据说生产一条牛仔裤,就要制造几百加仑的污水。 而生产电子产品,电池这些电子工业产品,排出的有毒物质更是能让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对我上一篇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8123/202504/97.html 不理解,觉得扎胃管扎到肝是不可能的,我穿越去虚拟世界里面,现场问了徐毅和刘租,他们详细解释了事情经过: 话说这徐毅,平日里也是个忙碌的督邮,难得有空闲。这天,下头的县令为了巴结他,特意设了一桌丰盛的酒席款待。徐毅推辞不过,加上也确实馋了,就赴了宴。 那县令也是个会来事儿的,山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美国人的传统形象,就是胖,吃垃圾食品,买大量的用不着的东西。 衣服几百件,电视机每年换新的,消耗大量的酒精;玩具,工具什么的堆成山。 这些本来就是很不好的生活方式。 由消费品来吸引人,带动人的消费,看到就想买,完全不考虑,你是不是真的需要。 投资也是一样,一味追求高收益。 也不看看,你一辈子能吃多少,能用多少。 赚了太多,你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徐霞客家族,并不是大家认为的那样,因为先祖徐经和唐伯虎的科举作弊案,无心仕途,纵情山水,家道中落,成为贫困家庭。 徐霞客家族,其实还是积极向上的好家庭。只是徐霞客更像是家里被宠爱的小儿子,出去游玩是他的事情,家庭的前途是大哥家的事情。 他的大哥家也很争气,侄儿徐亮工,在崇祯六年中举,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进士。授陕西延安府吴堡县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高颐阙在四川,是中国唯一碑、阙、墓、神道、石兽保存最为完整的汉代葬制实体,其阙身则是保存最为完好,雕刻最为精美,内容最为丰富的珍贵古迹。 高颐阙为一对带子阙的双阙。东阙已残,西阙完整,为十三层巨石叠砌的重檐五脊式庑殿顶仿木结构建筑。其上有汉隶铭文:汉故益州太守阴平都尉武阳令北府丞举孝廉高君字贯方。书法精湛,为汉隶书法上品。 碑文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大家还记得唐伯虎为追秋香,为进华府,买身为奴的故事吗? 没错,买身为奴,就是成为奴隶。 中国的明朝和清朝都存在奴隶制度。
奴隶社会地位低下,在法律上,他们有时甚至被视为牲畜。而奴隶的身份通常是世代相传的,奴隶的子女,依然是奴隶。
奴隶的来源多种多样,有战俘,在军事冲突中被俘虏的人可能成为奴隶。例如,1381年,爪哇曾向明朝进贡300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