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中国科技大学如何建设一流大学朱清时各位同学:看到今天这么多同学来听报告,我很感动,这说明大家对科大的发展都很关心。为了今天的报告会,昨天下午我花了两个小时去看BBS。大家在BBS上说,不知道校长看不看BBS。现在告诉大家,我经常看BBS;我都是用US[
阅读全文]

昌明其德有辉,旋进其业有痕
──回顾俞昌旋先生既平凡又非凡的一生
刘万东(774)
2017年5月23日凌晨,俞昌旋老师安静地辞世,今天整整一个月了。一个月来,实验室学生照常答辩毕业,“科大一环”装置照常稳定运行,科技部二期项目照常公示筹备,新华社等新闻媒体照常采访,实验室照常红红火火。俞老师去世的巨大冲击,似乎已经淡去。其实,我们这些[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数学对我一生的影响——兼谈数学的五大特征
严家祺(5911)
三年前,我们五十年前同时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数学系的同学,除了很少几个人外,几乎都从各地赶到北京中关村参加聚会了。我当时住在纽约,加上某一原因,没有能参加聚会。为此,写了一篇短文《数学对我一生的影响》发给同学。
当[
阅读全文]

一个时代的数学传奇
——代数几何的白马王子肖刚(三)
汤涛,林亚南
2014年6月27日晨,肖刚如一团神秘的云雾,突然地消失了。天妒英才,中国数学的一个传奇人物过早地离开了世界。
落户沪上
1982年,肖刚31岁了,他结识了后来成为太太的陈馨。陈馨曾经在东北农村插队,之后也走入了大学课堂。这年的夏天,陈馨的姐夫带肖刚来到著名建筑学家陈从[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一个时代的数学传奇
——代数几何的白马王子肖刚(二)
汤涛,林亚南
(前接第一部分)肖刚于是开始学法语。李克正回忆说:“肖刚首先找了本教科书,像读小说那样很快读完了。又找了本语法书,大约读了两三天。然后就开始背单词,[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一个时代的数学传奇
——代数几何的白马王子肖刚(一)
汤涛,林亚南
肖刚,1951年9月出生于江苏无锡。肖刚读初中时即被送往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并在插队期间自学了高中和大学课程。他1977年10月考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1980年1月赴法[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有生院士:国际弹性力学的领先权威
吴有生,浙江省嵊县人,水弹性力学与船舶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1964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967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1984年于英国伦敦布鲁纳尔大学获博士学位。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为上[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建国校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又回到母校参加这庄重而热烈的毕业典礼,为我创造了与我的小师弟与小师妹们见面谈话的机会,尽管我们的年龄相差整整50岁,我们都是科大的儿子和女儿,所以我是你们的师[
阅读全文]
我的阶级斗争主课贺凯芬614敞篷卡车载着同学们,沿着京北一条公路向东行驶。1965年秋,开学后不久,根据“阶级斗争是学校一门主课”的最新指示,上级决定,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赴农村参加“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校迅速行动。新开的《量子场论》课程正学得云里雾里,毕业论文的事儿参考文章还没读,就都为集训班让了路。先学习中央关[
阅读全文]

9.25美国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天才科学家”—王肇中教授王昌燧、林辉王肇中教授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1980—1985年从我校物理系赴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探索低维导体中电子凝聚态的非线性电输运。凭着在科大打下的扎实基础,王肇中很快发现(TaSc4)2l、(NbSe)10l3和NbS3等三种新的低维导体具有非线性输运性质,它们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