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曹则贤:物理学──美并快乐着
主持人:今天我们请来一位职场专家,为大家介绍基础科学专业的专业背景和就业背景。来到我们演播室的嘉宾是曹则贤先生。在前面的节目时间当中,我们关注的学校里就有您的母校,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请问您是哪一年从科大毕业的?
曹则贤:我是82级入的学,1987年从科大[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曹则贤:“误打误撞”的科普人张文静(《中国科学报》记者)曹则贤,1966年3月出生,1987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1997年获德国Kaiserslautern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现任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我以科大732同学为荣
阮耀钟(5802)
图1科大732同学聚会合影
一个月前,2013年11月9日,我应邀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73级同学(简称732)进科大40周年聚会。
73级是科大招收的第二届工农兵学员,我那时是物理系的教员。
同[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转瞬三十年驰骋海内外
胡森(781)
总体来说,恢复高考后的前两届,即全国各校的77、78级,都聚集了众多才华横溢而又意志坚定的学子,科大自然也不例外。78级数学系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科大的四牌楼刚盖好,楼外都是泥土。78级从[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中科大少年班30年:
光荣与梦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大)少年班到今年创办整整三十载。大批中科大少年班的毕业生逐渐散布在IT、金融、制造、媒体等领域担任重要职位。如果没有少年班,他们的职业之路又会怎样呢?
1978年10月,[
阅读全文]
科大“高产”院士的奇迹
寿天德(5912)
科大的确是培养院士的摇篮。从1958年建校以来,平均每1000个毕业生就产生一位中国科学院或工程院的院士,这个比例在我国的现有大学里是空前的。特别引人注目的是,生物物理系在文革前和文革中的5届不到300名毕业生(包括两届工农兵学员)中,却产生了6位中国科学院院士,平均不到50个毕业生就产生一位院士!这是一个[
阅读全文]

为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能出人才
熊卫民(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
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可粗略分为前二十七年和后四十余年相应,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的历史也可以粗略地分成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958年建校至1976年“文革”结束,包括1970年后学校从北京迁到合肥办学。第二阶段从1977年至今,学校立足合肥在安徽创业。在两个[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校庆60周年文集——我们心中的科大》
《科大英才名录》
编写组编纂|强力、阮耀钟执笔
著名教育家梅贻琦指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除了有大师,办好一所大学,还要有奋发努力的学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于1958年,在短短的六十年里,历经两次挫折,仍能崛起为中国最优秀的大学之一。除了不离不弃[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永久的棋盘—怀念宁铂
—回忆在中国科技大学的岁月
黄慈萍(784)
13岁的宁铂
在我还年轻的时候,我会常常重复地做同一个梦:一个人正在给我吟咏一千年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文人王安石的著名篇章《伤仲永》。梦里,我听不到任何声音,却完全理解每一个字。我痛苦挣扎,几乎窒息。最后在梦[
阅读全文]

记科大同窗庄小威
毛珺婕(8706)庄家小女初学成,
执教哈福人未识。
聪灵勤奋难自弃,
一朝获奖扬国威。欣闻在哈佛任副教授的同窗好友庄小威获得美国“天才奖”及五十万美元奖金,哈佛网站首页刊登了庄小威的照片,中科院院长路甬祥亲自写信邀她回国交流,特写短文一篇贺旧友。与小威初次相见是在1987年暑假中科大少年班复试时。当时先认识也是来[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