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首先我要衷心感谢建国校长给我这个机会让我又回到母校参加这庄重而热烈的毕业典礼,为我创造了与我的小师弟与小师妹们见面谈话的机会,尽管我们的年龄相差整整50岁,我们都是科大的儿子和女儿,所以我是你们的师姐,不过[
阅读全文]
我的阶级斗争主课贺凯芬614敞篷卡车载着同学们,沿着京北一条公路向东行驶。1965年秋,开学后不久,根据“阶级斗争是学校一门主课”的最新指示,上级决定,各大学高年级学生和部分教师赴农村参加“四清”,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学校迅速行动。新开的《量子场论》课程正学得云里雾里,毕业论文的事儿参考文章还没读,就都为集训班让了路。先学习中央关[
阅读全文]

9.25美国物理学家心目中的“天才科学家”—王肇中教授王昌燧、林辉王肇中教授196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1980—1985年从我校物理系赴法国格勒诺布尔大学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探索低维导体中电子凝聚态的非线性电输运。凭着在科大打下的扎实基础,王肇中很快发现(TaSc4)2l、(NbSe)10l3和NbS3等三种新的低维导体具有非线性输运性质,它们的[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
“当代毕昇”王永民的苦乐人生
陈烁
2006年12月25日,刚刚过了63周岁生日的王永民应南阳理工大学的邀请前来讲学,又回到故乡南阳,在白河宾馆接受了笔者的采访。
王永民,世界著名发明家。现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发明家协会副会长,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副理事长,中国王码集团董事长,中国[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科技创新需要特别的勇气和毅力
王永民(6262)有一个吃核桃的故事。说是远古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核桃好吃。人类学会吃核桃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步,有个人坐在核桃树下,听见“咣叽”一声掉下来一个圆圆的、绿绿的东西。他想树上长的果子嘛,一定好吃,便使劲咬了一口。哎呀!味道是又苦又涩,他就[
阅读全文]

【科大瞬间】特刊
《我们心中的科大》--建校60周年庆陶荣甲:电流变液领域的佼佼者林辉、王昌燧1967年,《美国数学杂志》悬赏求解一数学难题:敌对邻居问题。20年后,一位华人物理学家以令人信服的解答摘取了全额奖金。这位引起轰动的华人物理学家就是我校69届毕业生,现在美国南伊利诺依大学担任物理系主[
阅读全文]

饶子和院士:大健康时代的生物科技创新
2015年9月23日上午,2015深圳国际BT领袖峰会和生物/生命健康产业展览会在深圳会展中心5楼杜鹃厅正式拉开帷幕,国内外生物和生命健康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企业家汇聚一堂,共话产业发展未来之路。
在这次大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生物物理学会理事长饶子和做了主题为《大健康时代的生物科技创新》的演讲。
以下为[
阅读全文]

当代徐霞客”柴枫子:
用双脚丈量云南大地确立红河源源头骆忠华逝者柴枫子,原名吕松泉,1957年出生于昆明,1982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后分配至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从事天文工作。他多次深入并系统地徒步考察了云南全境六大水系干流全程及其流域大部,发现了“四江并流”、“天地之曲”等自然地理现象,被誉为“当代徐霞客”。2014年7[
阅读全文]

李尚志:“我要再教500年”
孙也程
编者按
什么最美?对生长的万物来说,阳光雨露最美;对求知若渴的学生们而言,一堂内容充实的课最美;勤勉坚韧的科研工作者们,会觉得用智慧的钥匙开启未知的大门最美;而对一所大学来说,革新创造、传播知识、培养人才、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不可替代的贡献就是最美。昂扬拼搏、无畏探索、让生命之花怒放,彰显大自然[
阅读全文]

9.17陆朝阳:科研是美妙的6月2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获颁2017年度菲涅尔奖,以表彰其“在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学量子计算方面的杰出贡献”。欧洲物理学会菲涅尔奖,是奖励量子电子学和量子光学领域杰出青年科学家的国际最高荣誉,每两年颁发一次。风尘仆仆刚从德国慕尼黑回来的陆朝阳,第一时间接受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的独家专访[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