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第001卷~第020卷)/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释初品中尸罗波罗蜜
【经】“罪不罪不可得故,应具足尸罗波罗蜜.”
【论】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不受戒行善,皆名尸罗。尸罗者,略说身、口律仪有八种:不恼害,不劫盗,不邪淫,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不饮酒及净命,是名戒。若不护放舍,是名破[
阅读全文]
僧伽吒经/僧伽吒经卷第一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摩诃谟伽略、慧命舍利子、慧命摩诃迦葉、慧命罗睺罗、慧命婆俱罗、慧命跋陀斯那、慧命贤德、慧命欢喜德、慧命网指、慧命须浮帝、慧命难陀斯那,如是等二万二千人俱。共菩提萨埵、摩诃萨埵六万二千人俱,其名曰:弥[
阅读全文]
《瑜伽师地论》对于世间福报如何才能有求必应?--共立要契!--和佛菩萨签合同!云何菩萨共立要契方便善巧。谓诸菩萨若见有情求饮食等十资身具。即便共彼立要契言。汝等若能知父母恩恭敬供养。及诸沙门婆罗门等。广说如前。乃至若能受持净戒。如是我当随汝所欲施饮食等诸资身具。如其不能我不施汝。如是菩萨若见有情来求种种田事宅事。诸阛阓事。王事域事。财事[
阅读全文]
优婆塞戒经/杂品第十九杂品第十九
善生言:“世尊,菩萨已修六波罗蜜,能为众生作何等事?”
“善男子,如是菩萨能拨沉没苦海众生。
“善男子,若有于财、法、食生悭,当知是人于无量世得痴贫报。是故菩萨修行布施波罗蜜时,要作自利及利益他。善男子,若人乐施,一切怨仇悉生亲想,不自在者皆得自在,信施因果,信戒因果,是人则得成就施果[
阅读全文]
大方广佛华严经(第31卷~第40卷)/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十地品第二十六之二
诸菩萨闻此,最胜微妙地,其心尽清净,一切皆欢喜。
皆从于座起,踊住虚空中,普散上妙华,同时共称赞:
善哉金刚藏!大智无畏者!善说于此地,菩萨所行法。
解脱月菩萨,知众心清净,乐闻第二地,所有诸行相,
即请金刚藏:大慧愿演说,佛子皆乐闻,所住第二地!
尔时,[
阅读全文]
杂宝藏经/七种施因缘第七十六七种施因缘第七十六
佛说有七种施。不损财物。获大果报。一名眼施。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以恶眼。名为眼施。舍身受身。得清净眼。未来成佛。得天眼佛眼。是名第一果报。二和颜悦色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不颦蹙恶色。舍身受身。得端正色。未来成佛。得真金色。是名第二果报。三名言辞施。于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
阅读全文]
大萨遮尼干子受记经/诣严炽王品第四诣严炽王品第四
尔时南方国大萨遮尼干子。与八十八千万尼干子俱。游行诸国教化众生。次第到于郁阇延城。复有无量百千诸众。或歌或舞吹唇唱啸。作百千万种种伎乐。前后侍从。大萨遮尼干子。诣郁阇延城。尔时国主严炽大王。闻大萨遮尼干子众。从南大国与无量众诣郁阇延。闻如是已。即生尊重大萨遮尼干子心。生尊重心已。为[
阅读全文]
大乘宝要义论/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九大乘宝要义论卷第九
如入楞伽经中。大慧菩萨问如来藏。佛言。大慧。何故汝今问于如来自性明亮清净本来清净如是之说。如来具三十二相。在一切有情身中。如无价宝为弊垢衣之所缠覆。蕴处界衣缠覆亦然。彼贪嗔痴不实计执。此之垢染是无常法。是不坚牢。是不究竟。大慧白佛言。世尊。外道所说神我之语。何故不能等比如来藏语。[
阅读全文]
佛说贤者五福德经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贤者说法时有五福德。何谓为五。其人所生则得长寿。是为一福德。其人所生即得大富饶财多宝。是为二福德。其人所生即端正无比。是为三福德。其人所生即名誉远闻。是为四福德。其人所生即聪明大智。是为五福德。何因贤者说法得长寿。用前世说法时。上语亦善中语亦善下语亦善。其义备足。归寂[
阅读全文]
优婆塞戒经/杂品之余杂品之余
“善男子,若复有人,于身、命、财,悭吝不施,是名为悭。护惜悭人不施之心,不生怜愍,留待福田,求觅福田,既得求过,观财难得,为之受苦,或说无果、无施、无受。护惜妻子眷属等心,积财求名,见多生喜,观财是常,是名悭垢。是垢,能污诸众生心。以是因缘,于他物中,尚不能施,况出自物。智人行施,不为报恩,不为求事[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