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回沪因为假期特别长,我想作妖,就不得不远离娘家。
我们两个人一致决定住一直空关的先生家。做出这个决定的最大的好处是我们完全自由放飞了。
电话那头,念叨了要我回家的我妈沉默了三秒,飘来一句灵魂拷问:"格么侬自家当心点,外头切饭么,老巨额哦,每天回来吃夜饭"。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钱包还是空的快。"老巨额"三个字像一道[
阅读全文]
前两天去北京西路办事,路过王家沙,门口的大海报像从旧时光里冒出来一样,刨冰登场!我眼睛一亮,顾不得形象,汗水流成河也没啥形象,冲了进去。终于啊,终于吃到一口久违的刨冰,自从出国以后,就再没尝过这种甜蜜又沁凉的味道。那一瞬间,仿佛回到九十年代。
当年谈朋友时,我和男朋友,也就是现在正坐在我对面凿冰霜啃蟹粉小笼的那个胖大叔,曾经一起[
阅读全文]
今年我真是脑洞开错了地方,竟把假期定在了九月中旬,结果回沪碰上上海的"秋老虎",刚从加拿大漫长炎夏中逃离,转眼又跌回上海这黏腻暑热里,我一口气过了两个夏天,一直晓得上海的夏天不适宜蹲,真是脑子不灵光,
上海热得齁势,实在吃勿消,这次我也一反常态,大本营扎在我先生家。我们俩光人不想开伙仓,虽然我家人已准备好了油盐酱醋,鸡蛋,米[
阅读全文]

我家的金童玉女
我家的金童玉女。他们跟着我,从小镇一路漂到大城市,至少十五年了。他们没有含金带玉,他们只是一对石膏小人,但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对金童玉女。
他们的来历倒挺有趣。那年春天,阳光明媚,我去家附近公园健身,看到邻居一位老妇人在做yardsale。她的旧物我大多不感兴趣,但前院花丛旁的一对石膏小人吸引了我。一男一女两个小石人撑着伞[
阅读全文]

星期六的某天上午,我上班前去健走,我家街角的一前院的车库前立着几张木桌,上面摆满了碗盆碟盏、几盏老台灯,还有几张一看就是上世纪人喜欢的实木家具。一个中年男人在前院张罗着一一yardsale,他嘴里还喊着:"twodollars,fivedollarsEverythingmustgo!"。
我对这边的yardsale向来提不起兴趣,心里早有定论:不就是些锅碗瓢盆、旧衣旧鞋、我不感兴趣的书和圣诞装饰[
阅读全文]

我觉得,从我懂事到现在,我的生活环境里始终热闹非凡,送礼、还礼,你来我往,就像一出长演不衰的连续剧。
送礼说起来简单,不过是把一样东西,从自己手里递到别人手里。但若你真想送得好,送得巧,送得对方眼睛一亮,嘴上说"不用啦",手却已伸出来,那可就是一门玄学。
我一开始回国送礼尽朝自己喜欢的东西想。送香水,要让人闻了记住你,送口红[
阅读全文]
上海现在的小青年都这样?好像大多是。
去年回上海,听亲戚说起这么两个亲戚家的小姑娘,一个拼命,一个懒惰,正像我前文写的小黑与阿躺,她俩的性格追求,活脱脱是那天安千树广场里的那两条小狗的翻版。
以下是写小黑与阿躺的链接
'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1012/202508/9890.html。(我怎么感觉我写狗的比写人的这篇好看多了,谁若看了链接文就不用再往[
阅读全文]

去年三月回沪,我们特地去看看早已刷屏的"空中花园"--天安千树。它是由刚刚获得艾特奖英国奇才建设师设计的,从苏州河那边望过去,的确壮观,像一座从河岸上长出来的立体森林,每一根花柱都伸手向天,摆出我"很有生命力"的姿态,但也有看似一座座坆头的感觉,阴森森的,甚是诡异。
我们走进千树商场,偌大的空间,空空荡荡,几乎没什么顾客,[
阅读全文]

回国前记一一购物送礼
快回国了,又要买礼物送礼了。
我是一个购物狂,以前是,现在也没改。
以前逛街买衣服是我的有氧运动、心理疗愈、情绪释放三合一。现在兴趣已大大减退。取而代之的是买花养花,买家居用品。跑得最多的是以前一直以为是"粗人"才去逛的HomeDepot,CanadianTire,我这个赚得不多假精致的人最多也逛逛HomeSense。
一段时间发誓紧缩[
阅读全文]
那天我正好休息。上午,我听到我先生对着我婆婆突然一声惊叫,惊扰了我还在做的发财梦,却也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我猛地跳下床,冲出卧室,奔向声源围观,人与兔的初次相见,就此展开。
我家后院婆婆为留籽的像野草一样疯长的荠菜地里竟被挖出了一个洞。只见兔宝宝们正悄悄地从洞口探出头来,几颗毛茸茸的小脑袋一晃一缩,胆怯又好奇。它们甚至还打了个哈欠[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