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秋立博士讲故事

名人传记,旅游见闻,历史故事
博文
师道·缘分·人情:我的师生故事古语云:“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这十二字,道尽师生关系的分量。六十余载教学生涯,我见过无数温暖如春的师生情谊,也经历过因误解与矛盾而生的隔阂与伤痛。师生之间,有如春风化雨,也有寒冰刺骨;有情深似海,也有隔阂如山。缘何如此?我以为,师生之情,贵在真诚与自然,非刻意“经营”可得。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桥上风光,廊下足音漫步伯尔尼,在中世纪回声中触碰柔光清晨离开苏黎世,但将两只大行李箱寄存在旅馆,内人与我轻装简从,搭乘火车前往瑞士名城——伯尔尼(Bern)。瑞士铁路四通八达,列车准点有序,查看车次与购票均可在手机上轻松搞定,乘坐体验一如既往地舒适愉快。伯尔尼依傍阿勒河而建,洋溢着浓厚的中世纪风情。作为瑞士联邦政府所在地,伯尔尼虽未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苏黎世流连二日———
阿尔卑斯山前,利马特河畔
结束半个月的巴尔干旅程,凤琪与我自克罗地亚杜布罗夫尼克(Dubrovnik)飞抵苏黎世。所预订的瑞士火车旅行团将在三天后从此启程,我们便在苏黎世与伯尔尼安排了三天的自由行。我俩本来就喜欢在世界名城自由自在地散漫流连;再者也让情绪从巴尔干的战后重建中缓缓抽离,过渡到阿尔卑斯山下的宁静与从容。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在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的“奇葩”老同学
作者的话
这是一篇旧文,新编。
说它是旧文,因为曾在海外文学园地发表,引发热烈反响,至今众多回声铭感在心。在三万读者中,仅有一人是非不清,称之为“男欢女爱吧”,其比例远不足万分之一。
说它是新编,因为我对全文作了通篇修订——事实未改,内容有所增补,标题依旧。
文章发表后的两年里,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9)

山高谷深,观光列车最懂瑞士
穿越阿尔卑斯的“移动剧场”
今年六月的瑞士火车之旅,是在一位旅行家推荐下成行的。他说:“若要畅游瑞士、尽览风光,最佳的交通工具非火车莫属。”我与凤琪便报名参加了由VacationbyRail推出的“瑞士大巡游”(GrandTourofSwitzerland)项目——一个为期十二天的火车环游之旅。因为觉得该项目的旅程路线合适,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年纪只是个数目字”
旅行,不设限!
八十高龄,还能否远足旅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其实,只要随心所欲、量力而行,就是最基本的原则,何须纠结于他人看法?
此次在瑞士参加“瑞士大巡游(GrandTourofSwitzerland)”旅行团,一行36人搭乘火车畅游瑞士12天。随团导游(正式称为旅游经理)霍华德(Howard)在旅程结束后将集体合照发送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不低头的硬汉! 怀念北京大学数学系教授,电影“祭紅”原创程庆民先生 内人凤琪与我在欧洲漫游二十八日,昨夜方归,倒头便睡。清晨刚醒,便传来噩耗——恩师程庆民先生于六月廿三日辞世。 旅途的疲惫与兴奋,顿时为沉痛的心情所吞没。程先生享寿九十四,于他那一代人中已属罕见,或许是最长寿者,诚可谓“仁者寿”。 在学生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八十岁的我们,走在云上
在格林德瓦登临菲斯特峰
内人与我参加的这趟为期十二天的“瑞士大巡游”(GrandTourofSwitzerland),途经数个驰名世界的阿尔卑斯名镇,其中格林德瓦(Grindelwald)尤为引人注目。旅人来到此地,多半心怀一愿:登临“欧洲之巅”,居高临下一览阿尔卑斯的壮阔风光。所谓“欧洲之巅”,正是瑞士最负盛名的高峰——少女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八十岁的我们,走在云上
在格林德瓦登临菲斯特峰
凤琪与我参加的这趟为期十二天的“瑞士大巡游”,途经数个驰名世界的阿尔卑斯名镇,其中格林德瓦(Grindelwald)尤为引人注目。旅人来到此地,多半心怀一愿:登临“欧洲之巅”,居高临下一览阿尔卑斯的壮阔风光。所谓“欧洲之巅”,正是瑞士最负盛名的高峰——少女峰(Jungfrau)。无论选择齿轨火车,或乘坐现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两游优胜美地,看旧貌新颜加利福尼亚的冬季,以及罕见的暴风骤雨,终于过去了。5月初春暖花开,内子与我开始出游,首选之目的地,是优胜美地国家公园(YosemiteNationalPark)。去年10月曾在公园内游览,流连3日,为什么才过半年就再去?公园又不在家门口,离家有3到4个小时的车程,其中还有很长一段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狭窄的山路。那一段路经常出现塌方、落石等等状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