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画的小孩

这一天天的日子就象张白纸,该画啥?如何画?
个人资料
XQQ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伊村,是明州一个五万多人口的小镇,可它却拥有两项塑造现代生活的世界首创,很牛吧?身为村民的我,免不了会为此沾沾自喜一番。 封闭式现代购物中心之鼻祖 我们最引以自豪的是村里的大Mall-SouthdaleCenter。不说不知道,一说吓一跳。此貌似平凡的商业中心,竟然是地球村上的室内综合购物中心之始祖。在战后给美国人的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变革的全美十大建筑里,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0)
(2025-04-17 19:33:05)

在露天广场或影剧院看电影,是我们曾经的小确幸。然而,这些美好的集体印记,如同滴落在湖中的墨水,在光影流转中逐渐地褪色了。在新媒体浪潮席卷之下,电影院,这个往昔的巨人,迈着中弹似的躯体,一直在踉跄着、颤抖着缓行。随后,在新冠疫情卷起的黑色风暴中,巨人终于轰然倒地,没有呻吟,没有挣扎…当下的我们,不再随着转动不停的放映机,去探秘各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4)

前文链接:【瑞典万花筒】广东人蔡阿福之火爆瑞典行 “外国的月亮比较圆”,怀着这种理念,我踏上了北美大陆,那是1990年春。“言必称希腊”、文艺复兴潮、地理大发现、启蒙运动论…近代西方的文明进程和随之形成的社会模式仿佛是那轮满月,皎洁明亮,清辉遍地。至于我从小就被熏陶过的那些传统思潮和红色语境,总让我联想起沉溺于洋洋得意之中[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5)

前文链接:【瑞典万花筒】斯德哥尔摩淘宝记 踯躅在斯德哥尔摩的国立博物馆,因为被太多美妙的东东所轰炸,有时,审美疲劳会不由自主地袭来。 正当我处在左顾顾、右盼盼、东张张、西望望的状态时,眼前忽感一亮,我的目光随即被牵引到前方一帧三人画像上。这是一幅与众不同的画作。当周遭美术品中的画中人,不是身着斗蓬裙的金发淑女,就是脚踏尖头鞋的蓝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前文链接:【瑞典万花筒】话说超越富豪汽车的瑞典“第一国宝” 漫步在斯德哥尔摩市中世纪老城的鹅卵石街道上,我们会惊喜地发现一些充满意趣的小风景和小秘密。来吧,和我一起迷失在这个令人惊叹的童话世界里。 窄巷MartenTrotzigsGränd的最窄处仅有90厘米宽,容一人进出。 1888年建的帆船afChapman有傲人的历史,如今是一家青年旅舍。 在斯德哥尔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3)
前文链接:我的舌尖上的瑞典 说起舌尖上的挪威,我可以靠谱地说,还真不陌生。这主要缘于我们明尼苏达州的州情-全州有16.5%的人声称自己是挪威裔美国人的后代,身边的挪N代们时不时地侃侃前辈们早年来明州插队落户的往事。 有道著名的挪威菜肴曾给我留下万分深刻的印象-碱渍鱼(Lutefisk,网图)。 据说这是北欧传统圣诞大餐,我有幸在公司的年度庆典上品尝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7)

前文链接:【瑞典万花筒】话说超越富豪汽车的瑞典“第一国宝” 到了斯德哥尔摩市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位于骑士街区Riddaren的美食大厅-OstermalmsSaluhall。按图索骥,一阵疾走后,我置身于一个1888年矗立起来的辉煌菜市场中,我发觉,这个网红地标完全不让人失望。 从外面仰望-古典大气的Saluhall的红砖外墙上,装饰着精美古朴的塔楼,好似一座城堡;在内部踱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6)

02/2009:Ventura开会 12/05/2017:ThomasFire 12/2023:Ventura旅行 01/08/2025:KennethFire 且以旧作祈福加州受灾民众 对于南加野火肆虐的消息,我们震惊之外,更多的是祈盼。祈盼SantaAna风不再呼啸,祈盼烟雾缭绕的天空重新湛蓝。八年前,我因公去过那一带,那个西班牙风格的海滨小镇给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故此,我对饱受山火创伤的Ventura便格外的牵挂。 周末,我翻出了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前文链接:【瑞典万花筒】曾经“呼呼嘿嘿”的瑞典是怎么致富的? Volvo汽车是瑞典的出口龙头,这话不假。但曾几何时,它却被“瑞典国宝”-ABBA唱片超越了! 头回听到ABBA(阿巴乐队)的名称,是在90年代中的枫叶之国。同事先生毓是一枚孜孜不倦的学霸,一旦认准了啥事儿,就非得把它整得水落石出、云拨日见不可,搞学术如是,听音乐也不含糊。 我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2)

前文链接:乐而不淫-那些“少儿不宜”的欧洲绘画 从前的瑞典,肯定是个“呼呼嘿嘿”的穷小子。 位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瑞典,根本就是世界尽头的一块不毛之地-漫长黑暗的极夜,荒凉贫瘠的土壤,寒冷封冻的港湾…如果不是挣扎在雨雪、饥荒和死亡的夹缝中,谁愿意烧杀劫掠制霸海上200年?谁又愿意背井离乡移民北美400万?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