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学2008年毕业典礼上的讲话-许智宏本文由倍可亲网友[cstar]于2008-7-710:41上贴
原文网址:http://club.backchina.com/main/viewthread.php?tid=686174 2008年7月4日
老师们,同学们,
家长朋友,各位来宾,
大家好!
北大已经走过110年的风雨历程,一代又一代最优秀的中国知识分子,从这里走向世界。而我作为北大的校长,也非常有幸,和师生们一道,经历了北大历史上发[
阅读全文]
怀念母校为北大110周年校庆和毕业20周年而作
●赵燕滨
二十年前,我只是燕园一个普通的身影。今天,我依旧属於平凡的人群。
可是,母校啊,亲爱的北大,无论我走到哪里,我就象长长的树影伴着大树,我的心我的爱我的梦永远牵着你。
令人怀念的八十年代,青年人理想散落的天堂。令人留恋的北大校园,十八岁孩子梦开始的地方。
那时的冬天很冷,天[
阅读全文]
贺母校一百一十周年华诞
●杨春华
办学育人一百一,
五四精神拥相依。
千万字子功名就,
永祝北大铸乾坤。
怀念母校-北大
●杨春华
未名湖畔风光好,
湖光塔影读书亭。
教学科研字风正,
民主科学北大魂。
五年朗朗读书尽,
师生如友糸真情。
怀念母校心永泣,
北大精神伴我生。
[
阅读全文]
北大日记(1954-1955)(续)
3月12日
听说毛主席在山东大学学报《文史哲》上看到李希凡、蓝翎两人批评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文章,感到很好,就让各报刊转载。《文艺报》转载时加了按语,对文章吹毛求疵。毛主席看了,找到周扬问他:“你看《文艺报》有没有问题?”周扬说:“还没有研究[
阅读全文]
北大日记(1954-1955)
●段宝林
(1954年)8月31日
今天到了北京,是乘的上海—北京“新生北上团”专列,超员10%,人很多,组织得很好,一路说说笑笑,虽然走了三天三夜,但也并不感到累。
想到在上海乘三轮车到北火车站的路上,一路和年轻的车夫说话,这是我破天荒的第一次说这么多话,而且大声说话。他是我们苏北老[
阅读全文]
先生(续)
●陈恒舒
钱志熙
比起老钱来,“小钱”的名声恐怕没那么大。两位钱先生的风格可以说是一种鲜明的反差。老钱豪放,小钱恐怕要算是婉约。老钱是讲台上的侠客,小钱则有一身名士的风度。这也难怪:老钱是研究鲁迅以及现代文学的,身上自然要带点鲁迅的侠客气;而小钱的主要方向是古代,是先秦两汉,是魏晋,是陶渊明,温文尔雅自然是少[
阅读全文]
逃课记
●蒙木
因为必须接受一年军训,本科加研究生,我在北大便与抗日同龄,这么些年,如果问我在读书方面受谁影响最大,答案似乎有些怪——汪曾祺。 汪曾祺说,他也不知道自己算不算北大人。他在西南联大上的学,清华也认为他是清华人。1992年,大概9月份这个样子,在五四体育中心二楼的一个小房子里,人不多,仅仅属于中文系的一个小范围座谈[
阅读全文]
先生
●陈恒舒
刘浦江
写中文系的事情,先要从一个非中文系的老师写起——刘浦江先生。 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刘先生给中文系的本科一年级学生开设中国古代史的课程。他有两点特别出名,一是要求严格,相传中文系有“四大名捕”,就是抓不及格的学生抓得特别狠的那种,说法有很多个版[
阅读全文]
底气
●侯桂新
一
十八岁,出门远行。 1995年金秋的一天,我背负行李,一边是铺盖,一边是皮箱,一半是兴奋,一半是忐忑,“心里颇不宁静”,仿佛朝圣一般,去追寻自己的梦。 从一个偏僻的山村,鲤鱼跳龙门,一下子来到京城。这一跳的幅度太大了,其间的落差,需要不少时日才能消化[
阅读全文]
北大醉魂●朱靖江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北大从来都不是“最高食府”,正如北京从来不敢自诩为“食都”。饮食粗糙自不待说,学者固穷,学生们更是难得耍几个闲钱养胃。一年到头,就算下几回馆子,总逃不出几道“底价名菜”的套路。我友昂某,雅好会饮而阮囊羞涩,每每入席必以“麻辣豆腐”、“炝土豆丝”下饭。店主引以为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