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人

描述中关村的人和事.
个人资料
博文

杨烨是我大学的同班同学和好友,今年是他位于在英国伦敦郊外姨妈希尔达的家,锁上房门,亲手点燃了汽油,自焚身亡后的整整三十五年,那时他年仅36岁,是人生历经三度本命年的年纪,在最能彰显男人魅力的瞬间,他却无法承受生命之重而走了。杨烨的死深深震惊了我,更是给他的双亲-英文版《红楼梦》的著名翻译家杨宪益和戴乃迭夫妇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我赞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8)

高中同学郭世英周伯昆燕祥先生:您好!
收到您的电子邮件和附件后,我一直在想,或许我也应该写点什么。我和郭世英、孙经武、张鹤慈还有叶蓉青是高中的同班同学,可以回忆起一些琐事,总还是有些留有深刻印象的记忆。这样我先主要说说郭世英。
1958年,我上高中。只知道班里高干子女很多,但我并不把这当一件什么新鲜事。我想,再多还能多过我初中班上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郭世英是我们北京一零一中的高中同班同学,他是郭沫若和于立群的第二子。关于他的事有很多的文章谈及,在短短26年生命散发出来的魅力、他为人的品质和最后冤死以及分析和反思那个时代产生的悲剧文字,至今仍有不少人关注。我最近收到同班同学靳慧怡转来的《郭世英最后岁月(定稿)》的文章,这是一位在1966年文革时刚刚一年级的北京农业大学新生写的回忆文章,[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最近在网上读到一篇文章,是朱世乐回忆她父亲朱光潜先生文革中的遭遇,该文是她口述,陈远整理的,文章名为《文革中的父亲朱光潜:被抄家是家常便饭》,为确认真实性,我特意请她的好友陈莹证实,她电话问了朱世乐爱人刘云峰确认:2003年《新京报》记者采访了朱世乐,他在场。谈的就是这些的内容。并告知我陈远是历史学者、资深媒体人,现居北京。近年来他做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从网上看到,今日许良英先生去世,作为浙大后人,悼念先生一路走好!
我知道许良英这个人是来源于父亲。七十年代末,他当时是北京浙大校友会的负责人,有些浙大的事,他来找过父亲,如纪念于子三等事宜。听父亲讲过他曾是王淦昌先生的得意门生,毕业于湄潭时浙大的物理系,后来又是浙大地下党的负责人,在1949年杭州解放时,家父曾被推举为竺可桢校长离校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化大革命开始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中国人和人之间的相互伤害,走向极点。我很快就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每天挨斗。我经常被拉出去游街。一次造反派把我拉到街上时,给我挂个大牌子,我们手里还拿着盆,拿着棍,一边敲一边跟着喊打倒自己。人群中的女儿看到了我,我心中嘀咕着回家怎么向他们解释。回家后夫人、孩子像迎接“英雄凯旋”一样,准备了好饭好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与众不同在那样一个大讲艰苦朴素的年代,萧光琰总是衣冠整洁,头发吹得一丝不乱,戴着金丝眼镜,英气焕发。这使他与众不同。他把美国的工作习惯也搬到中国,工作时要高效严谨,但不认为每天八小时都要高度紧张,必须劳逸结合。他的休息不是悄悄抽只烟,躲到哪里待一会儿,暗自偷点儿懒,而是认真地订出咖啡休息时间,饮茶休息时间。他觉得这是为了养精蓄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下面转载曾在中关村15楼315室居住过的后系北京市前副市长白介夫的回忆文章《萧光琰之死:1950年响应号召回国文革全家自杀》,原题为《我与萧光琰的苦涩友谊》,摘自《亲历记:走向1949》吴思编著山西人民出版社。(分三次转载):
我走过了八十多个春夏秋冬,好多事情渐渐淡忘。对有些人与事的记忆,却是越久远越清晰。我想告诉人们,告诉下一代,中国一段不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我在新浪网上开了博客,最近的文章都发布在我的新浪博客上。地址为:http://blog.sina.com.cn/caihengsheng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清华,您好!
清华大学即将迎来百年华诞的喜庆,我借此机会,向清华大学的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祝贺:祝贺你们在过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向为这些成就做出贡献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希望你们百尺竿头,更上一层楼!
在中国,清华大学有着“中国麻省理工”之称的美誉,说明贵校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和分量。我也一直认为,清华大学是我国重点大学的“排头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