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人

描述中关村的人和事.
个人资料
博文
百年南社今将介绍南社研究者金建陵先生的文章:南京籍的月份牌大王胡伯翔;丁氏兄弟与“聚珍仿宋体”现请看柳光辽先生为此做的的引言:观景台上要是作社会分析的话,南社成员属于士绅阶层,“士农工商”里的士,说白了,一群旧文人,“孔乙己”的哥们儿。清末,取消了通行千年的科举制度,传统文人的“学而优则仕”之路,真的成了一枕黄粱,被封死了。读书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在吴江市委、市政府和市文联的关心支持下,由金建陵、张末梅校注的南社张农的《葫芦吟草》即将出版,我感到欣喜,如释重负。《葫芦吟草》是吴江南社社员张农的自选诗集。对于张农,我知之甚晚,比较早听说的是他的长女张应春。她是外祖父柳亚子的忘年交,大革命时期,他们曾在国民党江苏省党部共事,一起宣传反帝反封建,唤起民众,支援北伐,并为贯彻孙中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素字挥孙,又字穆如,号婴公,江苏丹阳人。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颖悟聪慧,9岁时,父亲教授唐诗,读到“即从巴峡穿巫峡”,他立即应答道:“此可对‘直把杭州当汴州’。”稍长,以县试第一名考中秀才;27岁,考中光绪壬寅科举人。张素“长不逾中人,貌质厚,寡言笑,慎交游,重言诺,严取与”,其人品、学养深受里人敬重。1911年1月,经挚友林立山介绍加入南社,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笔者最近查阅《南社丛刻》,发现十七期上刊登了中国科学社出版的《科学》杂志第一卷第1~6期的目录,十九期上又刊登了《科学》杂志第二卷第1~11期的目录。《南社丛刻》,一种文学刊物,却为自然科学杂志《科学》月刊做广告,这种情况,即使在报章杂志多如牛毛的现今,也是很少见的。里面会有着怎样的玄机呢?这引发了我们探讨南社和中国科学社间关系的兴趣。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今年是南社成立100周年,我写此文谨纪念我的外祖父陈去病、母亲陈绵祥和柳亚子伯伯、柳伯母郑佩宜。
去年五月回国在北京旧居发现家母一箱珍藏的南社书籍和若干手写的诗词,使我惊喜不已。其中包括几乎全套的《南社丛刻》、《南社诗集》和《南社词集》等珍贵资料。经历了兵荒马乱的年代和文革中的抄家,庆幸能保留至今。说明家母如同生命一样珍藏这些资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下面是顾宗平先生回忆父亲顾功叙的文章:我的父亲---顾功叙顾宗平我们家是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从北京东城大佛寺搬到中关村的,与四位地球物理学家一起入住中关村15楼,我们楼上是赵九章先生,楼下是李善邦先生,而陈宗器和傅承仪两位先生住在我们西侧的门洞里。我父亲在中关村15楼住的时间最长,陈、赵、李三位先生都较早陆续去世,傅先生则在80年代搬到黄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阅读 ()评论 (1)
(2009-01-01 09:36:02)
烟雨江南TheMistyRainofJiangnaninChina
梦里水乡
梦江南
水墨江南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阅读 ()评论 (3)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