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瞎侃

(2006-11-07 08:03:53) 下一个

终于浏览完学弟学妹近期的帖子。

    突然想说几句题外的话:设计给谁看?谁来给设计买单?谁把握设计? 相信大家都遇到过这样的客户:无论你拿出什么样的方案,他都会提出“我觉得还应该更什么什么一点……”之类的,或者干脆就是“我觉得不行……哪里不好呢?我也说不清……”,这个时候“设计”本身的意义已经被削弱了,取而代之的是谁出钱谁话事。 同样,看他人的作品,也会有这样一个时期:那就是专门盯着别人的缺点,或者是干脆全神贯注找别人的缺点——而忽略了作者本身的立意和立意背后的功夫。

    事实上,任何一个创意出来前的白纸上的想象是痛苦的思索和艰苦的劳动过程;而白纸上只要有了色彩和图形出来,要看出它们的不足或者干脆是因为不是自己的“习惯”或者“欣赏”而挑出的毛病更是随手随口随心所见。

    想起另外一件不相关的事情。 有些人,性格分明爱憎分明出手猛烈,要么成功要么一塌糊涂,因此被人说厉害或者是冲动或者是好事等等; 有些人,性格模糊观点模糊出手模糊,因此很难说,于是有人说:也许是个好人。

    设计也差不多。 全世界都接受的设计有吗?有,据说是关于上帝的形象设计——就连这,非基督教徒还不敢兴趣呢! 再说说我自己。前几天从深圳电视台看了陈绍华的一个访谈节目。其实在申奥标志之前,陈绍华就已经很是功成名就了,我永远都记得在多年以前深圳初创全国唯一的平面设计协会时他的那些海报——但是当年年少无知的我,还有我们一伙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从来没去看看那些海报的背后是怎样的文化和阅历的沉淀!!我们习惯了“挑剔”和“否定”,因此我们错过了很多很好的机会——因为浮躁使我们看不到机会就在眼前。

    现在,也许是岁月的积累,也许是生活的教育,更多的还是从现实中挨来的耳光,让我知道自己的浮躁和盲目,让我学会用心去“看”。在看电影《黑客帝国》时,每个人都教育我说那只是个电脑游戏,我也很清楚;但是我会琢磨为什么导演要让那些代表“文化”和“传统”的人物都长得像印度人或者印第安人且让他们都穿上毛衣?!是否在导演的潜意识之中,印第安才是美国文化和传统真正的代表?印度才是人类文明的起源?虽然他们现在已经落后已经被破坏?我甚至觉得,导演是很有“设计”的,用他的方式;而我能看懂多少那又是另外的事情。 呵呵,扯远了,天也快亮了,就此扯呼。

    又说:做设计的人,和客户打交道的时候,总喜欢说一个“沟通”。被否定的设计稿一般我们不会认为自己水平有限,而多是“沟通有问题”;被肯定的设计呢?一般我们会在心底觉得自己还是有两把刷子的——这里的各位不是设计师就是未来的设计师,您意下如何?

    说到沟通——Communication,据说国内外都还算是一个不过时的东西,而视觉传播说得漂亮一些就是用色彩和图形跟人沟通,如果是商业设计,则更应该说是用色彩和图形帮助你的客户跟他们的客户沟通——这当中,沟通就不是简单的双向而是复杂的多向了:你和你的客户;你的客户跟他们的客户。很明显各自的立场不同因此要求也不会一样:你会强调你的才华(个人欣赏和爱好);你的客户会强调性能价格比(痛苦的是设计的性能是无形的而价格是看得见的);你的客户的客户就百花齐放了,他们或者单从艺术性来审阅你,或者只看你的时尚性,甚至纯粹用各花入各眼——但是你很清楚他们的反馈也会决定你的客户来判断付给你的钱是否值得、下一次是否还跟你合作……所以,只要你是选择了商业设计为饭碗(我很羡慕那些不以此为饭碗的大师们),个人认为除了集思广益见多识广之外,更应在你的“沟通”能力上下功夫。 既然是靠视觉来传达沟通的意思,你的构思你的立意就决不是无意识的“神想”,这是决定你的个人风格的重要一步,跟你如何第一次出场打招呼一样,虽不说人前一呼万人响应状如周杰伦,但是起码是作为你个人独有的印象应该少不了——哪怕这个印象非常薄弱非常不起眼,但,绝对是你自己,而不是脱胎于这张海报那个创意,更不应该是东抄抄西捡捡——这样的设计,不要说打动你的客户,想来就连你自己也不会投入吧!虽然这样的“捷径”可以取巧可以获得暂时利润甚至一些虚无的名声自我满足,我觉得它帮不了你去搞掂更多的客户开拓更广的市场——甚至会让你自己毁了自己的设计师之路。

    高晓松说:“这么多年来找我的歌手成千上万,可他们一来就问我 ‘高老师,我怎样才能红?’ 我听了就气不打一处来,冲他一句:‘你买瓶红药水涂满全身不就红了!’” 他还说现在的年轻歌手没几个是因为真的热爱音乐才唱歌的,他们听3张唱片就想当歌手了!也没几个会弹琴的,更不会以练琴为荣。浮躁的社会风气甚至会让人觉得“设计师一夜成名”,让人看不到从事艺术的艰难。我们的生活中大把不要礼貌不懂沟通不须教养的人,你敢指望这样的人的作品会有“穿透和震撼”的力量?!对市场没有起码的调查对行情没有基本的了解甚至对周围漠不关心,你如何去给你的客户度身定做任何设计方案?!就算你开口“整合”闭口“理念”地行走江湖,也不要忘记那句老话:你可以在一定的时间骗全部的人,也可以在全部时间骗一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时间骗所有的人——不仅仅是设计行业,我们的生活需要真正的沟通。

    市场总是现实的,竞争也是越来越残酷的——商业设计同样水深火热,但也依然魅力无穷(否则我们怎么还在津津有味地混?)——你的自身魅力会给你带来无数朋友,同样,你的设计魅力也会给你带来大把客户,好好传达你的沟通吧!用你的心,你的灵魂和你的才华。

    痛说:我们在那种纯粹充当“设计工具”的日子里,会烦躁,会起落巨大,会忽略很多“原则”。协调“设计”和“商业”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发展的不断变化的学问,尤其是在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中国。 比如某些词汇在中国的流行:整合啊、强强联手啊等等,更让人觉得大字报似的心虚和没有底气。 前几天看到什么电视栏目的宣传:一个非常有力和磁性的男声说:这里的见解不同一般,这里的声音非同凡响,这里的资讯不容错过——你猜是什么内容的栏目?体育频道!!

    胡说:呵呵 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庆兴自己从来都不是个设计者?! 对于设计的好与坏,热情或冷漠,从来都不被规划在人生的必修课里。 当午夜被躁动的血液催促到电脑前时,想到的不是设计,而是宣泄。 是与非,对与错,好与坏,黑与白,轻与重……它们从来都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完全相孛的。可我们毕竟不是神,世俗化的我们远望有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这也是永远象钟摆一样不停思考的我们痛苦的根源。 向前一步,你会偏激,人们会说你愤世嫉俗。 停止不动,你会中庸,人们会说你固步自封。 退后一步,你会坦然,人们会说你不思进取。 不知道天亮后是不是又要武装得象名战士,去迎接永远都没有鲜血的战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