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看天天天蓝,云卷云舒。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围炉夜读】等待。时间的债。(下〕

(2005-07-10 13:58:50) 下一个

肆  〖等等等等〗V。S。沈从文的〖边城〗

“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到黄叶滑落,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着它的承诺,等着他的回头,等到了雁儿过,等等到最后,竟忘了有承诺。。。”

黄磊说情书:读沈从文的小说,很象看Discover频道,总是很忠实的记载故事中的地理,人文及历史。湖南是他的故乡。一如他所说“对于农人和兵士,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他的著作,总是在他的生活环境中轻描淡写着。〖边城〗是描写一位湘西边境一个名叫〖茶峒〗的小山城,渡船夫的孙女遇见城里来的大少爷的凄凉爱情故事。。。。沈从文最后给她的台词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 [明天] 回来。

时间的云卷云舒:对于沈从文先生,一直是心存了一种独特的怀念与敬重的。每一次读先生的文章,都有一种赤身于山水间的清澈。那是可以完全欢悦的洗涤我,而又让我全身心信任的文字。我一向对于文字的疑心与刻薄,使我咸少卸下人世的面具,为一个人的文字纵情忘我。而先生是个例外。手上有一册先生的〖湘西散记〗,每每旅行的时候带在身边,一路的繁华拥挤就都冲淡了。--是一种可以山重水阔的释怀。。。。至于〖边城〗,应该是很久远以前读过的,细节已经记不起。只是听到黄磊一遍一遍淡淡的唱: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忽然的心里面就浮生出几个字来:等待。时间的债。翠翠,或者我们,那些怅然和沧然的等待,是因为前世今生,我们欠下了时间的债吧。有时候,我们就得用尽一生去还。


伍  〖再别再别康桥〗V。S。徐志摩的〖再别康桥〗

“挥挥我的衣袖,频频我在回头。匆匆河水不休,康桥桥下流过。爱情总是太快,瞬间已不存在。伸手慢了一拍,只剩回忆可待。。。。“

黄磊说情书:徐志摩的文字,淡雅,多情,甚至常常太多情,对于关注文学结构的读者来说,也许太腻,但他的那份[专注的抒情],在现今赤裸裸的文学景况下,反而有一种逝去的温柔可忆性。

时间的云卷云舒:我也同意黄磊的观点,徐志摩的诗,在他同期的诗人里,不算是最好的。以前曾经翻过他那本厚厚的诗集,真正有质地可以流传下去的诗,应该不过十几首而已。(我太刻薄〕倒是他的感情生活,比文字更热燥一些。〖再别康桥〗是十几岁时可以倒背如流的诗。那个年龄对于诗歌还存着许多无妄的幻想,直到顾城的死。诗歌的幻灭是,它无法挽救世界,甚至无法救赎个体生命。它是水晶般的脆弱,不能高擎成入世的火炬。。。一直都以为,〖再别康桥〗如果谱成曲,总应该是首慢拍子河流温缓般抒情的调子,而〖再别再别康桥〗却采用的是短小快节奏的小调式。大概许多时候,采取极端对立的方式,倒是更能接近本意的罢。

 

陆  〖老车站〗V。S。钟晓阳的〖停车暂借问〗

“我做了两年的单身汉。尽量让生活简单。看一本书很久才看得完,那个写日记的习惯两年前中断,因为那之后,每一天都一样。。”

黄磊说情书:第一次读〖停车暂借问〗,还以为是张爱玲写的。但读完,发现是很年轻的女孩的笔触,他比张爱玲[轻],有棉花要远行的味道,少了张爱玲的对人的利刃,对白也格外的温柔。我总是在想,如果有一天我去演这部小说,我会不会有徐志摩的口气,因为她的书中男主角也很多情,只是女主角就比较思想文静多了。

时间的云卷云舒:黄磊说,钟晓阳的笔触“有棉花要远行的味道”,这个描述听起来令人眺目遐想。只是我总以为,形容钟,“棉花”这个词是“空”和“轻”了些;她的笔触应该更象是“蚕丝的韧”,“韧”字在这里没有“硬”的意思,而是翻译成“有弹性”。有弹性的致密的文字+(plus)“灵”。她的文字虽然体积小,但是在“灵”的文字里有“韧”的扎实,不是一团水汽的“飘浮”。(用语言精准的表达感受,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时常有一种隔着玻璃闻花香的疏离感,令心情好不沮丧。很可能下一分钟就又推翻自己所写的文字了,对事物的真实性我们无能为力描述,一筹莫展。〕

很多年没有钟晓阳的消息,也许她已经隐居莫名,笑傲江湖去了罢。后来偶尔的听朋友说,电影〖花样年华〗的台词,是由她最后校正把关的。心里不禁的笑一笑,仿佛是听到了一个老朋友的消息,觉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温存在的。

(全文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