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康熙套子钱

(2025-09-15 18:04:59) 下一个

我以前文章中曾经讲述过,我对有清一朝的钱币,因为过眼太多,知识有限,一开始,是很轻视的,每每收到好钱币,常常是把附带的“顺治通宝”、“光绪通宝”等等顺手丢进庄稼地。当时有这样一个心理,自己淘宝捡漏觅得宝贝了,也得让人沾点光,给别人点好处啊,丢弃了,让别人捡走,高兴高兴,再换几个钱吧。

当年这种情况非独我,轻视清钱,几乎是所有初入“泉海”的钱币爱好者的通病。

后来才知道,真正要想把距离我们最近的满清的钱币收集齐全,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说入关前,就说入关后,自顺治帝福临起,中经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到宣统帝溥仪止,共计九代十个皇帝十一个年号,均铸有年号钱。如果只想积齐年号钱,确实是容易,除了同治皇帝的“祺祥”年号因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只存续了短短的六十九天,年号短命,“祺祥通宝”虽开铸,但尚未流通,就被废行,因而传世甚少极其难觅外,其余钱,都很容易找到。

但有一些钱,想集齐,就会被其中一些比较特殊少见的钱币挡住,例如康熙通宝的罗汉钱,乾隆通宝的新疆红钱。最难收集的,数咸丰一朝。前几年,大陆曾掀起过一阵收集咸丰钱币的热潮,许多咸丰钱,主要是咸丰当百,价格扶摇直上,蹿升数倍数十倍甚至百倍,当然,现在潮落去,但有许多钱,经这一“闹腾”,如今也价格不菲。

除了咸丰,还有一种满清钱币,很有特点,很受钱币收藏爱好者喜爱。就是背有满、汉两种文字纪局的钱币。

前清一朝,背有满、汉纪局的钱币,只有顺治、康熙两朝有,泉界称之“套子钱”,多以能集齐为快。顺治通宝套子钱,有陕、临、宣、蓟、原、同、河、昌、宁、江、浙、东十二个局十二种。到了康熙年,天下一统,四海承平,钱局增至二十四个,分别是:泉(户部宝泉局),源(工部宝源局),河(河南开封),陕(陕西长安),临(山东临清),宣(河北宣化),蓟(河北蓟州),原(山西太原),西(山西省局),同(山西大同),昌(江西南昌),宁(甘肃宁夏),江(江苏江宁),浙(浙江杭州),东(山东济南),福(福建福州),云(云南昆明),苏(江苏苏州),南(湖南长沙),广(广东广州),桂(广西桂林),台(福建台湾),漳(福建漳州),巩(甘肃巩昌),

其中,西,巩,台,南,广五个局铸钱较少,不易寻觅得到。

康熙背文钱,形制和币材基本上等同于均为满文的钱币,即用铜锡合金,呈青白色,规整大方,旧称“大白钱”,其背文左为满文纪地,右为相应的汉文纪地,有好事者,把它编成钱文诗,工整,押韵,朗朗上口:同福临东江,宣原苏蓟昌,南河宁广浙,台贵陕云章。经厌胜钱专铸后,广为流传。

传说,除了上述二十四局外,还另有“密”(顺天府密云)、“贵”(贵州贵阳)、“川”(四川成都)三个局,总为二十七个字,但没人见过实物,存疑。

另外,康熙通宝还有一种由福建省的宝福局专门为康熙皇帝祝寿铸的生辰钱,也属“套子钱”。 康熙五十二年,即公元1713年农历三月是康熙皇帝六十寿辰的日子,在我国,每过六十年,称为一甲,首年称为“甲子年”,更为视其特殊、重要,六十岁生日相应地也就成为十分重要的纪念日,一个皇帝的六十大寿更是会有十分隆重的祝寿活动,当年,除了北京户部宝泉局为此特地铸造了“万寿钱”也即民间所谓罗汉钱以志纪念外,福建省的宝福局还专门别具一格地发行了一种“生辰钱”,为皇帝祝寿。

这种钱正面文字和普通的康熙通宝一模一样没有例外,但背面,除了满汉对照的一个“福”字外,在穿上,又多铸了一个代表生肖的地支文字。由于1713年是癸巳蛇年,康熙皇帝正好又属蛇,所以宝福局在这一年发行的生辰钱上铸的是一个“巳”字。以后每年三月康熙生日宝福局便发行一枚“生辰钱”,马年铸午字,羊年铸未字,猴年铸申字,鸡年铸酉字,狗年铸戌字,猪年铸亥字,每年一枚。1722年,康熙死,雍正皇帝登基临朝,“生辰钱”便停铸了,所以这套“生辰钱”铸到1722年便没有再铸下去,实际共铸了十种,缺少兔年的卯和龙年的辰。

因为“生辰钱”是宝福局一家只在每年农历三月康熙生辰时候铸,数量有限,加上铸出后,和普通钱混杂在一起在市面上流通使用,不被人注意,所以损耗多,等到泉家发现注意时,存世量已经很少了。三百年来,貌不惊人的“生辰钱”成了钱币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据说,时至如今,这套钱币还没有一个收藏家集齐过,1718戊戌狗年所铸的戌字钱更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的“绝品”。

读者到此可能感觉到,不说别的,光是这一朝,能把汉文,满文的钱局都收集齐,也不容易,更别说“生辰钱”了。因此,虽然清是距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朝代,也轻视不得。当年,也许就有一枚难得的“康熙套子钱”,被我这样随手丢弃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