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琳笑语

吃饭打球写段子, 失眠熬夜爱自嘲, 字不多,有点意思就好。
博文
(2025-10-07 15:21:11)

中秋年年有,月亮年年有,月饼年年有。 仲月十五还是中秋,月亮也还是那个月亮。 月饼却不似那个月饼,我们都老了, 月饼却似乎越来越年轻了。 中秋的夜空下,皓月当空,清风徐来。 引颈举头看明月,低头吃月饼。 天空通常是深蓝色的,挂着一轮金黄的月亮。 假如你像后羿那样,对着它“呔!”地一声,月亮也不会理你,连抖都不抖一下。[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人生快意不过如此 9月的最后一天,天气刚刚好——12度,不冷不热。 早上在Mancini,25个人把球场打成了“全天流水席”:场上奋力挥拍,场下欢声笑语,连秋风都不好意思插话。 每一次球拍掠过空气的声音,都像在提醒我们:生活可以很快乐,也可以轻盈随意。 打完球后,我们七人骑上单车,沿着StonebridgeTrail出发。 队伍由Yunfa领头,Gary和Deyang的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7)

——献给并肩骑行的她与这一段秋日光阴 今天早上打了几场匹克球。大家边打边笑,阳光下奔跑,笑声在场地上空荡开。那一刻很简单:身体在动,心也跟着乐,觉得特别幸福。 收拾好球拍,我们骑上单车,沿着熟悉的路向GatineauPark走去。从城市的热闹一步跨进林间的安静,像从一场聚会悄悄退到一个温柔的房间。空气里还残留着球场的余温,但很快被松针和湿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今天晚上,2025年9月13日,渥太华南区的陈氏越南米粉店。推门进去,空气里弥漫着牛骨汤的香味,薄荷叶清清爽爽地铺在桌边,像是特意来伴舞的绿色音符。这一顿饭,不是什么排场十足的宴席,也不是精心策划的仪式感时刻,只是Mylan28岁生日后的延迟庆祝。她带着新男友Tony,一起坐在米粉店的桌子边。没有鲜花,没有红酒,有的只是米粉、烤鹌鹑,还有一盘酸甜口的烤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常听周围人说:加拿大的理发师,很多是“半路出家”的移民。 ——这话,我深有体会。 有次在市中心某商场,一位六十多岁的女师傅,自称在加干了二十多年。她拍胸脯保证,把我和女儿的长发剪得“绝对满意”。结果不到十分钟,就都剪完。没有层次,不讲风格,只是“长发变短发”。我俩沟通了无数次,最后被剪成四不像,含泪而出。 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2025-08-30 10:25:07)

记得周晓枫有个比喻:金丝燕初筑巢,用唾液;巢被掳去做补品,再筑,再掳;到最后,母燕已无唾液可用,只能咳血筑巢,这便是最珍贵的“血燕窝”。 她说,作家恰好相反——初初几部作品,呕心沥血;写到后来,越写越淡,水分越多,到最后,就真成了口水。 我猛地省起,自己竟敢把博客拔高到与“作家”并列,真是大胆。莫非还想扎堆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昨夜,Lily家的昙花突然炸开,一朵巨大的白色烟火。女儿在花前站了半天,像要跟花谈恋爱似的——眼睛里全是犹豫:摘,还是不摘?摘了美好没了,不摘汤也没了。最后她叹口气,伸手。于是,一锅“枸杞红枣冰糖昙花汤”冒着热气登场,香味却很快散了。昙花从此完成它的短暂使命,留下我们端着碗,喝得很安静。 几天前,才刚吃过Lily家番茄。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08-12 04:33:44)

渥太华的清晨球声,上海的深夜歌声——我的一天,从两个方向同时开始。舞台的热浪还未散去,另一场为社区争取的战役,已经在没有灯光的舞台上悄然开场。
同一个微信,不同的地球坐标——一边是渥太华清晨的球声,一边是上海深夜的歌声。
早上7点打开手机,不断消息震动。
点开微信,上方是渥太华PPT匹克球群的接龙信息——有人问:“[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25-08-09 18:10:22)

我不是一个超级爱吃水果的人,顶多算一般爱吧。
可我是一个超级爱“水果”的人——她们是食物里的德才兼备者,色艺俱全,赏心悦目。哪怕不吃,看一眼心情都好。
说到西瓜,我跟它的关系有点复杂。它不是大家闺秀,也不是小家碧玉,更像中产人家任劳任怨的大媳妇,老实、实在、让人放心。
我的西瓜记忆,从小时候的床底下开始。夏天,爷爷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趟旅行我们去了千岛湖、水族馆、瀑布和一个湖边小镇,但真正让我记住的,不是景点,是她第一次不和我坐一起,却在下船后第一时间牵起我的手;是她认真摸鱼,而我站在一旁,看她一动不动地守着水面;是她有时候像大人,有时候又像没长大的孩子,一会儿拂袖而去,一会儿蹭着我的鼻子叫“妈你真烦”。
早上七点从渥太华出发,她一个人坐到后排,耳机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