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珊地

不一样的声音,不一般的深刻。
博文
(2025-11-15 10:47:49)
给作家排座次,其实是个很无聊的事,因为文学这东西,首先不能强求审美标准和尺度统一,其次也不是靠投票、靠领导就可以决定。说到底,在基本审美能力具备的情况下,文学作为一种被欣赏的对象,完全可以由个人的好恶决定。或者说,哪怕是再有名的评论家所认为最好的作家作品,只要是读者不喜欢,完全可以扔一边。强迫人喜欢,强迫人只读一种他们钦定的作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文化圈内,有很多被传为美谈的情恋故事,比如胡适与曹佩声、韦莲斯以及众多“星星”相周旋,徐志摩与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怨交加,郁达夫与王映霞的好聚难散,吴宓狂追毛彦文而不得,也包括卞之琳苦恋张充和。关于卞之琳苦恋张充和,2013年,苏炜采访执笔的《天涯晚笛——听张充和讲故事》中披露,晚年的张充和说:早在1933年认识卞之琳后,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读过鲁迅作品的人都知道,他在小说集《呐喊》的“序言”中曾写过这样一番话:“有谁是从小康之家而坠入困顿的么?……”后来他又在“自叙”中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鲁迅这两句话中传递出来的信息,是他出身“小康”之家。而且,稍微扩展一下阅读视野就会知道,很多鲁迅研究者和传记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25年10月12、19日讲座】 当2024川普率先拿到270张选举人票以及共和党取得参众两院多数票时,“右派重大胜利”、“美国选情……全面右转”、“新右派崛起”等声音便不绝于耳。在这一声势下,包括2022年梅洛尼赢得意大利大选,2023年米莱赢得阿根廷大选,2025年位列第二的选择党被德国联邦宪法保护局定性为“明确的极右翼势力”…&he[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客观地说,无论是作为作家、戏剧家、画家,还是社会活动家,文化名人赵清阁,都不算是一个热点人物,因此常常被人们忽视也在常理之中。不过,她与老舍的一段未了情间或会被提及,也曾在一定范围内热闹过一阵,虽然这其中还得排除道德家们的八卦猎奇和偷窥心理在作怪。其实,认真审视赵清阁,倒是一些严肃问题至今未被提上议事日程。例如,关于她的政治身份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熟悉中国现代文学史或现代文坛论争的人,都不会陌生1930年代发生在鲁迅与梁实秋之间的“清书事件”。本来这是一桩小事,当年也并未产生什么热议,但是随着1990年代“贬鲁思潮”(文化保守主义和自由左派合流)的兴起,鲁迅不断地被送上审判台,这其中也就包括“清书事件”被重新翻出来,很多学人将批判的矛头指向鲁迅的不查、偏听偏信和不够宽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个基本事实是,贾平凹自出道以来,获得了数不清的赞誉和奖励,著名评论家们、期刊杂志、图书市场、各类评奖等,几乎无一不在努力达成这样的共识:这是中国最好、最著名、最有影响力的少数几个作家之一,如果像莫言那样再获得一个诺贝尔文学奖,那简直可以上天了。按理说,三十余年,应该对一个作家做出终审结论了,虽然贾平凹本人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生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提示:本文写作于2024年3月16日】 2022年俄乌之战爆发,牵动了世界的目光,也让围观的中国人操碎了心。近期因为教皇的一番言论,更是在中国自由派阵营中产生巨大的争议。 关于俄乌战争,从战争的定性上来看,使用侵略和反侵略的修辞来界定,自由派中应该不会有太多的反对声,因为战争的经过简单、明确,是俄罗斯的军队首先开进乌克兰,并一直在其领土范围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个偶然的机会参观了加拿大安大略省皇家博物馆。作为加拿大最大的世界文化和自然历史博物馆,这里珍藏的世界级的文物,像恐龙化石、古代埃及木乃伊、加拿大矿产宝石等还是可以对外炫耀一番的。尤其是对于那些远东来客,最具亲和力的莫过于一楼展区的中国展馆:古代艺术、佛教艺术、建筑艺术和雕塑造像等展区,从玉器到陶器,从寺庙壁画到青铜器,从战国时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2年6月18日,美国众议院全票通过一项议案,对美国历史上的“排华法案”(TheChineseExclusionAct)正式致歉。推动该项法案的加利福尼亚州民主党参议员黛安·范斯坦(DianeFeinstein)表示:“排华法的颁布是我们历史上可耻的一部分。”该法案的另一推动者、华裔的众议员赵美心在国会发言指出:“这是历史性的一天!”“标志着美国社会不容许歧视,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1]
[2]
[3]
[4]
[5]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