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珊地

不一样的声音,不一般的深刻。
博文
自1924年3月25日上海的《东方杂志》发表鲁迅的小说《祝福》以来,已经整一百年了,《祝福》被选入中学语文教科书以及“封建的神权、族权、父权、夫权”害死祥林嫂的教学大纲,已经六七十年不止了,但祥林嫂临死前的那个疑问:“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却很少有人关心,这不能不说是个遗憾。 不过,这个遗憾可能只属于我,或这世界上[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引言“政教分离”的话题,随着每届美国大选及其边际效应,不停地在中国知识界、思想界和民间大众中掀起热潮,各路知识精英、意见领袖们也是当仁不让地站在潮头引领风向,比如历史评论家秦晖教授早在2006年的《文化无高下,制度有优劣》(《凤凰周刊》)中就信笔写道:“政教合一、神权专制、宗教审判、异端迫害这一套则是中世纪文化或‘封建文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如果要举出20世纪哪个理念或思潮,最富有正义、政治最正确而最具有诱惑力,并且给人类制造了最大的灾难,那我首选是“平等”。因为不管是在欧美还是中国大陆,都得承认这个理念或社会思潮席卷了全世界,欧洲还因此诞生了各种社会主义思潮,比如费边社会主义、吉尔特社会主义,以至于今天的北欧各国、西欧各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事实上都可以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冯象先生,不知道各位是否熟悉?在我以前的读书印象中,似乎没看过他特别学术的文章,也不见有什么重要的学术思想和创见。一年多前,朋友知道我在研读《圣经》,就送我一套他译注的《圣经》,香港牛津出版社,5本精装。因为这个机缘,让我开始关注这位据称是法学及古文学跨学科的学者,知道了他在北京大学获得英美文学硕士,在耶鲁大学获得法律博士学位(J.D.)[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毋庸置疑,在权力制衡以及宪政文明的开拓和推进方面,英国是这个世界的模范和样板,比如人们特别喜欢关注1688年的光荣革命和1689年的《权利法案》,或者再往前追溯就是1215年的《大宪章》,但是这些事件或宪章文献为什么会发生或诞生呢?是几代英国人争相喊着限制王权、三权分立的口号执着地追求宪政的结果,还是因为他们要面对具体的问题无心插柳却柳成荫地实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時值美國陸軍建軍250周年之際,美國洛杉磯等多個城市爆發了由50501運動[①]組織的反對川普總統的大遊行,組織者的網站上寫道:“6月14日,我們將出現在所有他不在的地方——宣告‘沒有王座,沒有王冠,沒有國王’。”據說美國上百個城市當天參與的人有500萬之多,而且波及到南美、歐洲等近20個國家。抗議者呼籲川普的行為更像是一位國王,而非一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民主党为何失败或共和党为何胜利——从1992年后加州、德州之比看2024年美国大 2025年1月24日 2024年的美国大选,随着2025年1月20日川普总统正式入主白宫而尘埃落定,但是关于这次大选及其价值判断所产生的各种纷争远没有结束,就像2020年时一样,不同的只是角色做了互换:2020年大选时拍手称快的一方在2024年大选时却被严重伤害,而2020年倍感压抑的一方则扬眉吐气[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美国又大选了,围绕大选的各种话题又成为舆论热点了,满大街的美国问题专家也早就粉墨登场了。我也不能免俗地关注着美国大选,却不热心浏览市面上的各种选情信息,因为我很信服保罗·约翰逊的一句话:“对历史的研究,是一种针对当代傲慢的强力解毒剂。”所以今天给大家汇报的内容,仍然是钻故纸堆,也就是带领各位做一次历史的纵深考察,并以一个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张千帆教授在中国大陆很多公共问题和宪政话题上都有不俗的表现,被誉为中国大陆最有影响力的自由派公共知识分子之一。然而,近期他在《纽约时报·中文网》刊发的《中国自由派的大选阴谋论和美国契约的危机》(以下简称张文)这篇文章,却很值得商榷。关于美国大选,关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党争,以及川普和拜登,不才不想在这里发表什么意见,尤其是在举国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各位,很高兴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在正式开讲之前,有几句话要交代一下。因为就题目本身来说,我知道它的重要意义和敏感性,这涉及十几亿人对于曾经发生的那一段历史的一种历史叙事和民族情感,所以不得不借用前《炎黄春秋》总编徐庆全先生的一句玩笑话,叫“只讲事实,不讲道理”。也就是,今天我更多的是为大家讲述历史事实,而不是去灌输太多[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