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秀风寒

有空就写点,没有目的,就是想写
正文

蔡崇达《命运》:一堂关于死亡与命运的公开课 (下)

(2025-09-03 13:52:11) 下一个

尝试解读命运中“神婆”这一人物

 

在第一次读《命运》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对神婆这个角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时我就想,我一定要再看一遍这本书,重点就看这个人物。在书中神婆是主人公阿太的婆婆,也是当地颇有名望的神婆,她听得到鬼神讲话、可以预知未来,所以人们若想知道远行亲人的下落或者祈福避祸就都去找她。这听起来是不是颇为玄幻?通俗点说就是此人神神道道的,带着那么点“封建迷信“的色彩。那么,作者为什么一定要写这样一个角色呢?

首先我们来看看这本书大概讲的是什么。

单纯从书名来看恐怕没人知道《命运》会讲些什么,乍听像是哲学类参考书,“命运”一词倒是让我想起贝多芬命运交响曲里跌宕起伏的音符。“命运”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也是空洞的。古今中外多少大师尝试探索命运的本质,但这样做似乎只会使它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大多数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被命运的洪流裹挟着挣扎前行,却很少会停下来认真思考:命运到底是什么?所以感谢蔡崇达先生勇敢地向这个目标冲锋,也给了我短暂而肤浅地审视它的机会。

《命运》这本书讲的是作者外婆的母亲——阿太一生的故事,这就让“命运”这个虚无缥缈的主题有了着力点。阿太的一生从上个世纪初延续到本世纪初,着墨重点在上世纪的前半叶,背景是闽南沿海。那时候海边的居民多以捕鱼和跑船为生,如果运货到南洋等地则一去就是两三年,期间生死难卜。所以与内陆地区较为稳定的农耕生产方式相比,沿海地区居民往往面临着更大的未可知。为了获得心理上的安慰、减轻对未知的恐惧,人们往往会去神婆或巫师那里求问吉凶命途,这使得闽南地区从历史上形成了浓厚的多神崇拜的“巫”文化。

这就是书里神婆这个角色塑造的大概背景。神婆为他人算命、揭示他人的命运,她是命运的预言者,是普通人试图看清命运的途径或媒介,也是作者尝试开启“命运”这个魔盒的钥匙。

神婆名叫“蔡也好”,是主人公阿太的婆婆,她的性格泼辣果敢、善良悲悯,还颇具喜感,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她从小没读过什么书,是个“自学成才”的神婆,“业务能力”还很强,在那个男权社会里她是社会底层的小人物。而从她的身上我却看到了类似“人性光辉”的东西,她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善、和生命的坚韧不拔。

神婆出生的时候前边已经有两个姐姐了,父亲一看又是一个女孩,说了句“也好”,于是,她的名字就叫“蔡也好”。“也好”代表了绝大多数人对待命运的态度,即接受或认命,这也是大多数人的处世哲学。而这个叫“也好”的神婆信命却不认命,她为他人占卜算卦、揭示命途,却一生都在跟自己的命运抗争。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极大地影响了主人公阿太,使她也成为了这样的人。或许她们的灵魂本身就是相似的,神婆曾对阿太说:从看到你第一眼起,我就觉得你像我。

阿太蔡屋楼十五岁的时候,母亲带着她到神婆那里去求问姻缘,神婆说她“无子无孙无儿送终”,这句话开启了神婆对阿太母亲长达一年的救赎,也将屋楼与自己的命运紧紧地绑在一起。那晚,屋楼去找神婆理论,神婆却与屋楼聊了一整夜,给她讲自己的身世和第一次认识鬼的故事,那些逗孩子般的玩笑话解开了十五岁孩子的心结。

神婆对屋楼母亲的“心理疗愈”则是请她观看自己“办公”,听人讲一个又一个人生故事,还请她参加一个又一个葬礼,听别人一辈子的故事。神婆说,人的灵魂就是从人这一身皮囊包裹着的一个又一个故事里长出来的,而听别人一辈子的故事可以帮咱们过好这一辈子和下一辈子;观摩一个个葬礼则是帮助屋楼母亲看清生的意义。如果放在现在神婆一定是个“金牌心理咨询师”,她尽职尽责、业务能力超群、情绪价值拉满。她的彻夜开导影响了屋楼的一生,从此她被神婆征服,成了她的小跟班。

神婆不仅是屋楼心灵上的引导者,还给了她母亲般的无私与大爱。屋楼生不出孩子,便四处托媒婆给丈夫杨万流续弦,神婆霸气放狠话“哪个媒婆敢接这事,我让神鬼都找他算账!” 当第一个弃婴被送来时,屋楼和丈夫都不愿接受,只有神婆坚持留下孩子,造就了屋楼日后的子孙满堂;村子里来了流民,村民们皆唏嘘命运无常,只有神婆提前看到了灾荒年的来临,早早囤起了鱼干和地瓜干……神婆总是笑嘻嘻的,无论世间如何动荡,对她来说都只像是看了场戏,她像一片沉稳无波的海守护了屋楼的现世安稳,还在死后为她留下了一尊佛,在她心中放下了沉甸甸的一枚“压舱石”。

神婆常说:“就活下来,偏活下来,活下来看它能拿你怎么样。” 确实,只有活着我们才有了与命运抗衡的资本。神婆看清了命运,却不认为命运是个只可以被动接受的事实,它是我们能够与之讨价还价、甚至吵架打架的东西。甚至,命运就是我们自己的孩子,我们的命运终究会由我们自己生下,我们终究是,自己命运的母亲。这是神婆关于命运的信仰,也是作者蔡崇达试图传递给我们的东西。

那么最终,蔡崇达如何解释命运这个命题?在他谈到为什么以“命运”为题的时候,他说,人心的神秘、丰富、辽阔、复杂与未知其实不比星空和深海更容易到达,文学写作的本质其实跟宇航员和探测深海的科学家一样,只是工作的路径和通道不一样……作家就是要转身面对灵魂深处,去抵达、表达并试图点亮这些命题……

我想蔡崇达试图告诉我们命运其实就根植于我们的内心,而这个世界终究就是我们所想的样子。对于命运蔡崇达做了一个广义上的探索, 而我们每一个人谁都逃不开这一课,我们终究需要转过身去,试图了解自己的内心,并与自己的灵魂共处。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