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伟达因祸得福,芯片中国大卖,腾讯阿里字节狂下160亿美元订单

(2025-04-12 01:43:45) 下一个

自DeepSeek发布R1版本以来,昔日的AI芯片王者英伟达就没了好日子,股价一路暴跌,市场前景被持续看淡,垄断地位也岌岌可危。

只不过,这是英伟达的全球市场,在中国,英伟达却因祸得福,依靠H20芯片,迎来了一场意外的销售热潮。

据多家媒体报道,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科技巨头如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集体向英伟达下达了至少160亿美元的H20订单,几乎追平2024年英伟达在中国区全年170亿美元的销售总额,这种集体行动不可不谓疯狂。

这一现象不仅颠覆了市场的普遍预期,也在短期内为身处地缘夹缝中的英伟达,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反弹契机。

只是长期看,监管与竞争的双重阴影依然沉重,这场“因祸得福”的故事能否持续,仍是未知数。
?

销售狂潮:从低谷到井喷

2025年开年,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和腾讯等中国巨头都成为英伟达芯片的采购主力军。

相比之下,2024年全年英伟达向中国运送了超过100万块H20芯片,收入约120亿美元,而2025年仅三个月就几乎再造一个“全年”。

H20芯片的热销也不是一开始就这样。

2024年初,中国企业对其态度谨慎,thepaper.cn曾报道,因性能缩水和高昂价格,H20一度被认为性价比不如中国厂商自产的芯片,市场观望情绪浓厚。

然而,下半年起,情况发生逆转。

TrendForce指出,2024年8月英伟达短暂暂停接受H20订单,但这似乎是供需调整的短暂插曲,随后市场信心迅速回暖,2025年初的订单激增便是明证。

供应端也反映出需求的紧迫性。

据H3C警告,截至2025年4月初,H20芯片库存几近耗尽,新一批货预计要到4月中旬才能抵达。这种供不应求的局面,进一步推高了市场热度。

02
驱动引擎:AI热潮与成本优势

H20芯片为何能在短短时间内从“冷门”变为“香饽饽”?

答案在于中国AI行业的迅猛发展和H20的独特定位。

中国AI产业正处于爆发期,尤其是低成本AI模型的普及成为催化剂。

其中,DeepSeek公司推出的DeepSeek-R1模型以高性价比和低功耗著称,迅速赢得市场青睐。

eweek.com指出,阿里巴巴、字节跳动和腾讯等巨头纷纷投资基于H20芯片的AI服务器,以支持云服务和DeepSeek-R1的部署。

不仅如此,医疗、教育等中小行业也加入采购行列,进一步扩大了H20的市场基础。

为了应对监管,英伟达对H20的性能进行了大幅度的“阉割”,尽管如此,H20还是凭借价格优势脱颖而出。

Investopedia数据显示,2024年H20单块价格在12,000至13,000美元之间,相较受美国出口限制的H100等高端芯片,性价比显著。

这使其成为中国企业在合规框架下的首选。

03
爆卖是回光返照?

尽管H20芯片目前风头正劲,但其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并非坦途。

外部监管压力与内部竞争威胁,构成了两大不确定性。

1、美国出口限制的阴影

美国对华科技出口管制是H20面临的最大风险。

2025年初,白宫曾计划进一步收紧包括H20在内的芯片出口,相关讨论已持续数月。

然而,据媒体报道,在前几天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海湖庄园晚宴上向特朗普承诺加大美国AI数据中心投资后,白宫暂时搁置了这一计划。

尽管如此,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仍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影响H20的供应链。

2、中国能效新规的挑战

国内监管环境同样不容忽视。国家发改委计划推出新能效标准,而H20芯片可能未达标。

若无法通过调整性能满足要求,其销售或将受限甚至禁售。英伟达已着手与监管机构沟通,但降低性能的代价可能是市场竞争力的削弱。

与此同时,华为等中国厂商正加速追赶。

华昇腾910B芯片单价超12万元人民币,8卡服务器售价在130万至150万元之间,价格与H20相近且具本土化优势。

2024年下半年,华为和中科曙光在AI芯片市场的份额稳步提升。

所以伴随对英伟达的限制越来越多,政策进一步倾斜本土企业,中国的大厂采购一旦转向,H20的领先地位可能很快被逆转。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