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人

创新,是我生命的底色;发明,是我灵魂的诗篇。
正文

《一只蝴蝶,唤醒我对滕王阁的万千思念

(2025-07-22 15:36:14) 下一个

《一只蝴蝶,唤醒我对滕王阁的万千思念》

涂向真(Tu Xiang Zheng)

今天中午,天气凉爽,阳光温柔。我独自外出散步,走进一条花香四溢的小径。淡紫的薰衣草在风中轻轻摇曳,几株粉红的月季悄然盛开,仿佛在诉说着夏日的心事。正当我俯身拍摄一簇小花时,一只彩蝶翩然而至,停在花瓣上,轻扇双翅,仿佛在向我展示它的优雅与灵动。我连忙按下快门,定格了这一瞬的美好。

凭着斑斓的外表,蝴蝶总是深得人们的喜爱,甚至是羡慕。无数才子佳人,都渴望像蝴蝶那样,自由自在,双宿双飞。无数诗人也曾在纸上挥毫泼墨,用优美的诗句勾勒出蝴蝶的轻盈与浪漫。它们是春风的信使,是自然的舞者,更是文人笔下最温柔的梦。

我尤爱清代方扶南所作的《滕王阁》:

阁外青山阁下江,
阁中无主自开窗。
春风欲拓滕王帖,
蝴蝶入帘飞一双。

这首诗将滕王阁的千年风韵与春光的灵动巧妙交织,寥寥数语,情境尽现。尤其“春风欲拓滕王帖,蝴蝶入帘飞一双”一句,仿佛春风也懂书法之美,悄然溜入厅堂中欲拓古帖,而那对翩然飞入帘中的蝴蝶,则仿佛是春意化形,轻盈若梦,令人心醉。

不知为何,此刻我竟情不自禁地想起故乡的滕王阁。那座本应倚江而立、凌空翘角的古阁,在我童年时却早已化作断垣残壁,唯有地基遗迹与石刻碑碣,沉默地诉说着它昔日的辉煌。父母常带我去江边走走,站在滕王阁旧址旁,看赣江水东流不息。长风浩荡,我仰望空旷的天际,总忍不住想象:千百年前,这里曾是王勃笔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壮丽之境。

那时的我年幼无知,却隐约感受到一种文化断裂后的遗憾。滕王阁不在了,但它的名字早已深植人心,它的诗篇早已穿越时空,成为我们江西儿女心中不灭的图腾。或许正因如此,我对它的留恋并不仅仅出于对建筑之美的惋惜,而是对一种文化记忆、一段家国情怀的深切眷恋。

如今旅居他乡,每每思乡情起,脑海中最先浮现的,依旧是那滕王阁的旧址,是青山与江水环绕的空旷高地,是诗句中不断回响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那不是建筑的轮廓,而是魂牵梦绕的文化原乡,是我心中永远的灯塔,亦是归梦深处的温柔乡。

回程路上,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肩头,微风拂面,仿佛仍能感受到蝴蝶翅膀的轻柔掠过。而我的心,也像那对飞入帘中的蝴蝶,终有一天,会飞回滕王阁下,无论它是亭亭玉立还是只余碑影,我都愿再一次站在那里,任春风吹过,任往事如烟,再闻一回故乡的花香。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