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1980:演艺生涯后期
1965年7月21日,弗兰克·辛纳屈在加利福尼亚州好莱坞的格劳曼中国剧院Grauman’s Chinese Theatre留下了他的签名。
由于一项义务,辛纳屈欠20世纪福克斯公司一笔钱,因为他曾因在亨利·金Herry King执导的电影《旋转木马》Carousel(1956)片场擅自离场而欠下该公司一笔钱。 他与雪莉·麦克雷恩Shirley MacLaine、莫里斯·切瓦利埃Maurice Chevalier和路易·乔丹Louis Jourdan共同主演了电影《康康舞》Can-Can(1960)。辛纳屈凭借该片获得了20万美元的片酬以及25%的票房分成。大约在同一时期,他主演了以拉斯维加斯为背景的《十一罗汉》Ocean’s 11(1960),这是“鼠帮”首次齐聚一堂,也开启了辛纳屈“银幕酷炫新时代”。辛纳屈自掏腰包拍摄了这部电影,并分别支付了马丁和戴维斯 15 万美元和 12.5 万美元的片酬,这在当时被认为是天价。他在《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1962 年)中与劳伦斯·哈维搭档担任主角,辛纳屈认为这是他最兴奋的角色,也是他电影生涯的巅峰。文森特·坎比Vincent Canby在《综艺》杂志上撰文指出,辛纳屈对角色的刻画“是一位清醒的专业人士,塑造了一个正直、内敛幽默且颇具敏感度的角色。”他曾与“鼠帮”(Rat Pack)共同出演西部片《三军士》(Sergeants 3,1962),并在1964年的黑帮题材歌舞片《罗宾汉与七个小矮人》(Robin and the 7 Hoods)中再次合作。凭借在改编自尼尔·西蒙同名戏剧的电影《吹响你的号角》(Come Blow Your Horn,1963)中的出色表演,辛纳屈获得了金球奖最佳男主角(音乐/喜剧类)提名。
辛纳屈在《托尼·罗姆》(Tony Rome,1967)中的剧照
辛纳屈只执导过一部电影,即反战题材的美日合拍片《勇者无畏》(None but the Brave,1965),他同时也是该片的主演和联合制片人。之后,他主演了另一部大获成功的影片《冯·瑞恩的快车》(Von Ryan's Express,1965)。20世纪60年代末,他因扮演侦探角色而闻名,包括在《托尼·罗姆》Tony Rome(1967)及其续集《水泥女郎》Lady in Cement(1968)中饰演托尼·罗姆。辛纳屈在《侦探》The Detective(1968)中也扮演了类似的角色。由于《虎胆龙威》Die Hard是根据《侦探》的小说续集改编的,制片厂有义务根据合同邀请辛纳屈出演该角色。当时70岁的辛纳屈拒绝了。
辛纳屈与乔治·肯尼迪George Kennedy共同主演了西部片《肮脏的丁格斯·麦基》Dirth Dingus Magee(1970),据桑托彼得罗称,这是一部“糟糕透顶”的影片,并遭到了影评人的猛烈抨击。次年,辛纳屈荣获金球奖塞西尔·B·德米尔奖,并原本打算在《肮脏的哈里》Dirty Harry(1971)中饰演哈里·卡拉汉警探,但由于手部患上了杜普伊特伦挛缩症,不得不放弃这个角色。辛纳屈最后一部重要的电影作品是与费·唐纳薇Faye Dunaway共同出演布莱恩·G·赫顿Brain G. Hutton执导的《第一宗罪》The First Deadly Sin(1980)。桑托彼得罗表示,辛纳屈饰演的这位饱受困扰的纽约市凶杀案警探,塑造了一个 “极其丰富” 且层次分明的角色,这 “为他的电影生涯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
电视和广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