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0万美元的教育选择:上MIT,还是投资QQQ?(周末胡思乱想,纯属娱乐,轻砸)

(2025-05-17 11:35:00) 下一个

在教育投资这件事上,几乎没有比上名校还是选公立大学更令人纠结的决定了。

我们来设想这样一个场景:

一个18岁的优秀学生被麻省理工学院(MIT)录取,四年总费用40万美元。与此同时,这位学生也被本州一所优秀的公立大学录取,学费全免。

这时,有人提出一个条件:如果学生选择不去MIT,而是上公立大学,将赠与他/她40万美元,但这笔钱必须投资在QQQ指数基金中,直到学生65岁。


如果把这40万美元投资,而不是用来交学费,未来会怎么样?

假设条件与投资计算

我们来做个长期投资测算,假设如下:

  • 初始投资金额:$400,000(40万美元)
  • 投资工具:QQQ ETF(指数基金)
  • 投资时间:47年(从18岁持有到65岁退休)
  • 年平均收益率:12%(包括分红再投资,参考QQQ过往表现,历史长期回报,不含极端高估)
  • 年通货膨胀率:3% (用于折算购买力)

复利增长计算:FV=400,000(1+0.12) ^47 - 82 milliom

考虑到3%的年通胀率折算成今天的购买力, 这笔钱等同于今天的22Million左右。

而另一边:公立大学+普通工作

如果学生选择了免费读州立大学,他/她依然可以找一份稳定、收入不错的工作,比如年薪10万美元,在自己喜欢的领域工作,生活轻松自在。同时,账户里还有一笔静静增值的巨额投资。

甚至,他/她还可以每年储蓄15%的收入,继续追加投资。而40万美元投资的雪球将在未来持续滚大,最终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自由。

放弃名校的机会成本

当然,MIT的教育资源、校友网络和学术声誉是无可替代的。对某些人来说,这些软价值远比金钱重要。但从錢的投资回报率的角度看,放弃40万美元的复利投资,代价也是巨大的。

MIT毕业生未来或许也能有不错的收入,但如果是贷款或家庭自费,就少了几十年资产增值的机会。
而选择公立大学的学生,虽然起点低些,但凭借这笔早期的长期投资,最终可能拥有远超同龄人的财富自由度。

教育不是非此即彼,但数字不会说谎

教育从来不只是赚多少钱的问题,它关乎视野、成长、选择和生活方式。但从个人财务规划的角度看,机会成本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大学学费飞涨的今天,像这样用投资视角重新审视教育选择,也许是我们这个时代必备的理性思维方式。

这位选择不去 MIT 的学生,如果将 40 万美元投资于 QQQ 并坚持 47 年不动用:

  • 最终将积累 超 6 千万美元的资产

  • 折合今天的购买力,也超过 1,500 万美元

  • 这笔资产可以支持极其舒适的退休生活,甚至早早实现财务自由

同时,选择上州立大学并不代表人生低配:

  • 仍然可以在喜欢的领域找到体面轻松的工作

  • 省下时间与经济压力,早早积累本金进行复利投资

  • 把教育看作工具,而非标签。

如果年回报不是12%,而是8%,10%(比如SPY),或者是15%以上(例如QQQ的历史表现)呢?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