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聊聊“马太效应”。这个词来自《马太福音》:“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后来用来形容“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放到今天,就是赢家通吃:资本、资源、用户都会向头部集中,优势被放大,飞轮越转越快。
看看“Mag7”(苹果、微软、谷歌、亚马逊、Meta、特斯拉、英伟达),就是这个逻辑的最佳样本:
网络效应和生态锁定,让用户越用越离不开;
资本、人才、数据全世界流向它们;
业务从操作系统、广告、电商扩展到AI、云、芯片、自动驾驶、机器人,几乎覆盖生活的每个角落。
关键是:我们现在真的生活在“地球村”。
它们早已不只是美国公司,而是全球公司;
一段算法、一款应用可以全球分发,几乎零边际成本;
数字交易打破国界,让它们每天24小时从全球收取“数字过路费”。
苹果App Store全球抽成、微软和亚马逊的云服务按秒计费、谷歌广告和YouTube流量覆盖几十亿人、英伟达GPU成为AI公司的“入场券”: 这些都在不断放大马太效应。
所以我不看好小盘股。这个时代,大部分增长和利润都会被巨头收割。赢家的飞轮转得越来越快,强者只会更强。
更重要的是:我们正处在一轮大牛市的起点。
AI正在引发一次真正的技术大革命,就像互联网和智能手机改变世界一样。每一次算力升级、每一个AI应用落地,都会带来新的市场空间。与其赌小盘股翻倍,不如逢低买入这些巨头,跟随时代红利坐上快车。
未来的“10万亿企业”,我最看好英伟达和特斯拉。
英伟达2025财年营收约1305亿美元,过去12个月合计已达1650亿美元左右,市值接近4.3万亿美元。它是AI时代的算力基础设施,GPU和CUDA几乎是AI产业的“水电煤”,AI越火,它赚得越多。
特斯拉2024年营收中,美国市场占48.85%,中国占21.44%,其余市场近30%,是真正的全球化公司。它不仅卖车,还押注FSD自动驾驶、能源、Dojo算力、机器人,一旦这些业务跑通,商业模式会从卖车变成卖出行和能源服务,利润天花板被重新定义。
当然,监管、地缘政治、技术替代仍是风险,但如果马太效应继续推动,AI革命继续加速,赢家可能会赢到我们难以想象的规模。
现在正是技术革命的前夜。AI、自动驾驶、机器人、云计算、能源革命正快速落地,这不是概念炒作,而是真实改变世界的力量。每一次技术大周期,都会诞生新的巨头,创造难以想象的财富。
这种时候最怕的就是被唱空和经济学家吓退。
他们总能找到各种理由告诉你估值贵、风险大、要崩盘,但真正改变世界的机会,总是在争议和怀疑中成长。
我的选择很简单:逢低买进,和时代站在一起。
不去赌小盘股的运气,而是押注全球最强的公司、最有护城河的赛道、最确定的趋势。
未来的十万亿公司,一定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