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银行利息太低?来卖点“股市保险”赚取高额回报,YMYD

(2025-08-15 22:21:45) 下一个

最近股市在高位,除了长持以外,现在手上的现金连QQQ 都不敢买(580了)。但其实还有一种方式,可以在等待买入机会的时候,让手里的现金也持续产生收益,这就是 卖出 Put 期权。

我的投资逻辑

1. 只卖想买的股票

我卖的 Put 都是我本来就想买、愿意长期持有的标的。这样即便被行权,我接到的货也是心仪的股票。

2. 执行价选择

通常我会选当前股价的约 90% 作为执行价,既有足够安全边际,又不至于权利金太低。

3. 期限选择

以 1 个月到 6 周为主。短期合约时间价值衰减快,现金流稳定。

4. 收益标准

我只卖能拿到标的现价 4%–7% 的月权利金 的合约。这样算下来,单月收益可观,年化收益率往往超过 50%。

5. 资金管理

我炒股一向是 长持 + 短炒 结合。同时,我习惯留出 20%–30% 的现金,既是抄底预备金,也是安全缓冲。卖 Put 则让这部分现金在等待过程中不会闲置。

工具:Thinkorswim 的 Option Scanner

我在 Thinkorswim 开了一个新账户,它的 Option Scanner 功能特别实用。我把关注的股票放进观察清单,系统会自动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合约,这样我不用一只只试算,大大节省时间和精力。

Option Scanner 正好帮我快速找出这些标的。一般来说,波动率高的股票才有卖 Put 的价值,而往往就是暴跌过后的股票,权利金才会特别高。这时卖 Put,就像是在恐慌中当“保险公司”,别人急着买保护,而我收下了更厚的保费。

案例一:HOOD

度假之前,我在 HOOD(Robinhood)上做了一笔操作。当时股价在 114,我卖出 100 张 105 Strike、一个月到期的 Put,每张权利金 7.2。

一张合约对应 100 股,算下来:

100 x?7.2 = 72,000?

这 72,000 美元就是我实打实拿到手的现金流。

如果到期股价仍在 105 以上,我直接收下这 72,000;如果股价跌破 105,我就会被行权买入 10,000 股,实际成本 = 105 – 7.2 = 97.8。换句话说,我愿意以 97.8 的价格接货,而这个价比市价 114 便宜超过 14%。

情景分析:

横盘或上涨 → 我白拿 7.2 万现金流;

小跌到 105 → 我以低价接货,成本更便宜;

暴跌到 97.8 以下 → 我才开始亏损。

这样的结构,就像是我把自己变成一家保险公司:别人怕股价跌,就付保费(权利金)来买安心;我收下保费,只要不遇到极端行情,就能持续稳定赚钱。

计算:

单月收益率 = 7.2 ÷ 105 ≈ 6.9%

年化收益率 ≈ 83%

案例二:特斯拉

时间:2025 年 7 月

股价:约 320

操作:卖出 50 张 310 Strike 的 Put,期限 1 个月

权利金:14.2 / 张

总收入:50 × 100 × 14.2 = 71,000 美元

如果股价跌破 310,我以 310 接货,实际成本 = 310 – 14.2 = 295.8,依然比市价便宜。

如果股价没跌破 310,我就白拿 71,000 美元。

这笔交易一个月一次,一年 12 次,就是 84 万美元现金流,而我用的只是本来就准备买特斯拉的资金。

卖 Put = 卖保险

我常把自己看作是一个“保险公司”。市场里很多人害怕股价下跌,所以愿意付钱买 Put 来对冲。而我就是那个收保费的人。

当然,作为“卖保险”的一方,我也要小心控制风险,不能随便乱卖。因为如果市场真的暴跌,我就要“赔付”,也就是被迫以执行价买入股票。正因如此,我只卖自己愿意持有的股票,并且留足现金和安全边际。

换句话说,我的理想状态是:不断收保费,但最好别真遇到灾难。最终成交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已经通过这个过程,让现金流持续进来,资金利用率大幅提高。

策略总结

卖 Put 的本质是:

愿意低价买入:执行价设在心里认可的合理价位;

赚取现金流:如果不被行权,权利金就是实实在在的收入;

控制风险:只卖有把握的标的,留足现金和安全边际,不乱用杠杆。

市场上怕的人多,愿意卖保险的人反而能赚。不追高、不赌短期、不怕持有,这就是价值投资和期权结合的力量。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