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E. 锱积羽化
利用制作设备和准备检修的间隙,机修车间自己制造了能加工大直径工件的车床和吊车、卷板机等。该期间车间的领导们总在努力了解新的技术信息,点滴累积自己的技术能力与装备能力。就像在叶片上爬着的幼虫总是尽一切可能,不断地吞食新鲜的东西,一点点地积累,直到有一天华丽化身,振翅高飞。
特别有革新意义也最能减轻劳动负担的是造了一台中频感应液压弯管机。原先弯管是先在钢管里充填粒度合适的沙子,若口径在200毫米以上,就得充填小卵石;然后打实,几个农民工驾着梯子将管子竖起来,边灌沙边用鎯头在管壁上敲击,直到可以看到管壁布满了鎯头击打的印子,沙子再也灌不进去为止,两端用木塞子塞紧;生起焦炭地炉,将要煨弯的管段烧红后,一端固定在一块又大又厚的钢板上,另一端好几个人用绳拉;管工提着一个大水壶,还拿着一块弧形铁皮样板不停地量着,在弧度到达要求的地方迅速用水壶浇冷,不然弯头就不是规范的圆弧;大口径的管子得十几个或二十几个人一起才拉得动,很累也很紧张;若口径在200毫米以上,就得使用绞车,用钢丝绳牵引。
大约是1976年,听说杭州某研究所造了一台中频液压弯管机。我们去参观了,看见套在中频感应圈内烧红的管段不过只有一厘米长,在液压臂的扭力下局部弯曲后随即被从感应圈喷出的冷却水喷淋冷却,这个过程连续不断地向前延伸,就得到了一段弧形的弯管。要弯几度就可以弯几度,弯头的半径也可以调节。回来后决定自己也造一台,跟那个研究所买了一套图纸,按图索骥就干起来了,关键的中频电源最不容易做出来,一位姓朱的电工担当了这个任务,他曾和老张一起搞过煤气试验炉的晶体管数字控制系统,有些经验。很快买来了元器件,按图纸做出了一块块电路板、机柜和中频变压器等,但装起来却后出不了中频,或者咕的响一下就熄火了。左查右查,总找不到原因,有点一筹莫展。反复查找了好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热闹的机房渐渐变得冷清起来,但他独自一人还在那里不知疲倦地琢磨着。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终于查出了毛病,原来晶闸管的质量不好,没有负荷时示波器的指示都正常,一加负荷就被软击穿。卖到好的晶闸管,换掉后就好了。继续试车,其余部分都一次成功。这台中频感应加热的液压弯管机可以加工直径51至273毫米的无缝钢管,弯曲半径可以在3至8倍的钢管直径间调节,尺寸很准,加工后除了起始端与直管交接处略有可辨的凹痕外,弯头整体光滑,无任何折皱。以后绝大部分中低压管道的弯头都不再需要人工煨弯,还可以给别人加工。虽然是仿制,却是在近乎空白的基础上一步登天。
那时还没有专利法,不知道这个中频感应液压弯管机是谁发明的,当时技术的主要价值是传布,还不是换钱。这项技术尤其适合像我们这样的化肥厂,出于缓冲和减小气流阻力的需要,管道的弯道半径选得都比较大,一般低压管道都选5倍管径、中高压管道选7倍管径。一些设备之间的连接管道只有2个或者1个90度弯头,测量准确后可以在弯管机上一次性弯出来,两个端部到现场焊上两片法兰就可以完事。中频弯管机把我们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效率,还避免了一些难于控制或不可预测的情况,印象非常深刻,不知道现在这方面的技术已经发展到了什么程度。
关于革新与发明,那时大家的思索或者讨论都集中在如何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其中有许多是一线工人的创造,像倪志福钻头、包起帆抓斗等。或许在温饱有了保障之后,才会有闲情逸致去考虑如何才能过得更舒适便利,让众多发明进入千家万户,改变人们的生活。像抽水马桶、自行车、电灯、收音机、电视、冰箱、洗衣机、空调、个人电脑、互联网、智能手机等。人们会有疑问,为什么这些发明都来自西方,我以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我们生存的状态还与西方大不一样,还在全力争取最基本的温饱和微薄的积累,注意力又比较集中。之后发达国家的商业扩散,使之失去了许多自我创新的机会。当然所有的创新都来之不易,其中有无数锲而不舍的奋斗者,还包括许多百折不挠的失败者都值得我们崇敬。
众多发明增进了人类的幸福,只是有些发明并不完善。例如抽水马桶,曾被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但它的引进与大量使用破坏了原本处于绿色循环的马桶文化,一度使有机质流失于河道而发臭,或使湖泊的有机物含量大大超标。无论建设专用的收集处理装置或混杂在废水中一并处理,总成本应该都不低。所以希望有一种节水并且只排出中水的马桶,还能将有机物通过生化手段或者借助航天科技,转化为无臭的颗粒状有机肥。
曾读到过一本书叫《创新的扩散》,记述了好多创新的扩散过程,还谈了广告、意见领袖的作用等。其中若干案例发人深思,例如刚有空调时美国市场上出现了两种不同的空调,一种用压缩机压缩制冷介质的汽体,另一种是以电加热蒸发另一种介质。电加热的几乎没有噪音,结构简单,价格也便宜,但是最终没有能够占领市场。主要原因是发明压缩型空调的是一家大公司,有极强的广告宣传能力,后者只是个小公司,没钱做广告。另一个例子的初始动机是要抵制进入美国的非法劳工,发明了一种採西红柿的机器,但这架机器会将成熟的西红柿都捣烂,无论怎样改进总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有人想到既然改不好机器那么能不能改变西红柿?几经努力,培育出了成熟后依然坚硬的西红柿。结果大家都已经知道了,就是再也吃不到以前那种又沙又软的鲜美的西红柿了。
由此可见,技术发展的过程并不是沿着一条始终正确的路线完美地行进,只不过还不算太不堪而已。而且要纠正以往的过失,往往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曾看到过一段李政道演讲的录像,已忘了他在解释一个什么问题,但他用一个小实验作的比喻令人印象深刻。他将细细的金属教鞭竪在讲台上,用手轻轻压在教鞭的顶端。他说在开始施压的时候,教鞭会向任何方向弯曲,有无穷多种可能,但在稍稍加力教鞭已向某一方向弯曲之后,若继续用力,教鞭就只可能继续向同一个方向弯曲,再没有别的选择。我想这就是路径依赖效应,世事大多会遵循这个规律。
福特发明的流水线装配法大幅度提高了汽车生产的效率,使汽车能够进入普通家庭。从而扩大了汽车的产量,又增加了许多中等收入的汽车工人。此举实现了许多美国家庭驾着汽车在广袤的土地上驰骋的梦想,成为当时美国经济腾飞的重要因素,生产和消费构成了良性循环。当然,其背后还有另一种循环在支撑,就是基础研究和应用科技,两者也相互依存,或互为因果。同时这两类循环之间也需要保持均衡,就像大树的根系与树冠一般。由此可见,民众自愿与自主的参与是生产力发展最活泼的原动力。为人民谋幸福是产业发展最正当的宗旨,也是充沛的源泉。若能从民众的角度来观察与思考,使民众融入其中,收获便利、提升品质、感受幸福,这样的创新不只具有道义的正当性,还是一种健康、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方式。
创新的能力是一种国民素质,包括冷静与客观的独立思考,视野开阔而注重细节,不急功近利等。需要注重对思辨能力的培养,尤其对一些不常见的稚嫩苗芽,需要社会的包容与爱护,也许它们已脱离了原先依赖的路径,正处在那根细小笔直的教鞭的顶端,有无穷多种变化的可能。归根结底,技术是为人服务的,除了提高效率之外,是让大多数人更舒适更从容更自信更优雅,而非将人沦为技术的奴隶或者附属品,每前进一步都能改善和拉近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