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永不飘散的记忆》- 1.第一道坎 - 1B.走出懵懂

(2024-12-12 06:17:50) 下一个

1B. 走出懵懂

人生识字糊涂始,令年轻人最无奈的是不知道哪一些是好书。若读了不好的书,浪费时间不说,说不定会被弄得更糊涂。我读书的动力是迷茫,不知道究竟什么才是对的。在学校得到的概念到社会上会有许多不同或者行不通的地方,有些时候在还没有想明白的时候就不得不作出选择,会感到困惑和痛苦。我希望通过阅读各种书籍来造就一双慧眼,把这个世界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但很快就发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见到百家争鸣,但不知道谁更接近真理。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答案,我不能确定哪一个更正确,有点越读越懵。

初中刚毕业时见到一部丛书叫《中华活页文选》,内容丰富且多有注释,适合初学者。我偶然读到其中的一册,觉得不错。恰好和一位同学去看望小学的一位老师,谈起此书,他很得意地说,书店的人他很熟,凡来新书都会告诉他,他就:啪!买进,现在已经买齐了这套书。可惜他只是在说,没有要给我们看一眼的意思,料想更不可能借给我们,让我心里痒痒的。但后来经过一番努力,我还是从别的途径读到了其中的大部分。

古文中印象最深的是《老子》和《文心雕龙》,在《中华活页文选》第一次读到了《老子》和《文心雕龙》的一些章节,《老子》充满智慧,揭示出许多被浅表思维迷糊的本质。如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说事物往往相反相成。又如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说不断的点滴累积会发生原先意想不到的变化,由量变走向质变。教人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与思考:幼芽很容易被摧残,但若生存下来就可能有宽广的未来;高台是否坚固,取决于从地基开始的每一层级;要到达远方的目标,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选择准确的路线,一步一步不辞辛劳。老子将一些深奥难解的大事用人人皆知的小事来比喻,例如:治大国如烹小鲜。曾有专家解释:意为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我读后以为不甚妥,烹小鲜首先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糊了就不可能从头来过;还要掌握好量与时机,咸淡火候均须恰到好处,古人度量不精,全靠心中有数,曾为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老子,应该品尝过美味的小鲜,而非大锅杂烩;再是需要有预处理,洗净、准备调料器具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老子的比喻是在揭示事物动态变化的一般规律:粗枝大叶往往搞错。与他的另一则相关之说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一脉相承。老子的论述思理丰满,剖析透彻。文字简练,比喻生动。之后见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称老子为有极大智慧的古代哲学家,方知其稀罕。

读《文心雕龙》觉得不只是文学评论,还描述与分析了人的思维过程,如:故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思理为妙,神与物游。其见解开阔又不乏细致,文辞优美清新,骨格俊朗,意气风发。令人顿悟:通过学习和思索,每个人都可以保有一个远比现实世界丰富的内心世界。故以为《老子》与《文心雕龙》皆可成为底定人生的基石,《老子》道法自然,倡导真理至上。《文心雕龙》则让正义与辩证、逻辑与优美、想象与激情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将文人应当遵守的规范隐含其中,使人感受思想统领人生。

《红楼梦》是毛泽东建议要多读几遍的书,我读了二遍。《红楼梦》内容丰富,故读者可以各取所需,我的体会是:作者最想说的是八个字,即高标见妒和直烈遭危。书中的人物,若要自持高洁、不随波逐流,想要不媚俗、远离阴谋诡计,就会陷入意想不到的人际困境与精神折磨,遭遇危险乃至杀身之祸。主人公如补天顽石一般的晶莹,被遗留下来,无法补天。在周围浑浑噩噩污浊不堪的人群中,能出污泥而不染,但又十分无奈。作者处于康乾盛世,但统治阶层充满了贪婪、腐败与无知,导致这座大楼的楼柱开始朽烂。能洞见将发生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的景象,又不得已在许多地方要以假意村言说事。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道出了作者藏在心底的真情。深刻之处是讲事物终会走向反面:假作真时真亦假。真善美与假恶丑,何为正?何为邪?本来天经地义。然而人们的是非观被颠倒并非不可能,正义若被邪恶围剿,处于极少数,亦会像过街老鼠。读后万分困惑,这可能吗?

在书的扉页和诗词的注释中常有关于作者生平的介绍,起先没有留意,后来越觉得重要。例如李煜在当皇帝和当俘虏时的作品大不一样,后者却有很强的感染力;李清照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让人体验到她寄托的梦幻与理想,初读时还以为是在她青春年少时的作品,后来方知已在南渡国破家亡之后,或许是在失去之后愈觉珍贵;苏轼流传千古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写在他被贬黄州之时。这些都让我联想到,或许人有潜能藏在心灵深处的某些幽谷之中,但须要在经历坎坷或者在遇到生理与心理的极限挑战时才能被激发出来;有许多限制或若纸糊一般的隔阂,却须要在被击破并彻悟后方能达到更开阔的境界。故读书固然重要,但在实践中学习,经风雨见世面,开阔眼界,得到锻炼,同样重要或者更加重要。笔墨文字,都只是表述的工具,真正能感动人的是那些前人对曲折人生的感悟:如喷薄欲出的朝日,或是呼啸疾行的狂风;像高山壁立千仞,似秋水清澈见底;都描绘出了生命的力量与品质。就如人们在崎岖的道路上百折不挠,不断登攀;在兴衰荣辱面前镇定自若,淡泊宁静。

我去化肥厂后还有机会继续读一些书,化肥厂有一个阅览室,不知从什么地方弄来一批书,建厂后又订了各种报纸杂志,凡书店新到的书大多会买来,由志愿者轮流管理,凡职工都可以借阅。还有一个资料室,有各种技术杂志、手册等,技术人员或工人要求订阅或购买的技术书籍都畅通无阻,管理也严格有序。我第一次享受到能够平等阅读的机会,比较珍惜,是阅览室的长借户,上班时有空隙就去资料室翻翻。至今尚能回味当时无阻碍地获得知识和信息的喜悦与自信,故以为消除知识的壁垒与不对称,应该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

文革时期还是出了一些书,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资料简编》,刚开始出售,化肥厂的阅览室就有了。我马上去借阅,觉得这套书很好。虽是史料,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例如他对老子和刘勰的评语,读起来很亲切。就像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带我沿着中国历史的长河一路漫步,不经意间了解谁是英雄谁是小人。

每个人都会带着已有的理念来观察与思考,以为自己是正确的,还希望得到别人的赞同。日渐成为常态,许多争议、矛盾也由此而生。苏轼《题西林壁》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不同的位置与角度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对同一事件或者问题,出自不同的立场和不同的经历,结论也会不一样。但真实也许就藏在这众多的视角之中。所以在观察与思考的时候,需要开阔、客观,要有合适的包容度。因为正是差别造就了这个世界,不同的音符才能组成美妙的旋律,不同的色彩才可以画出艳丽的彩图,覆盖大地种种不同的生物,才构成了美妙多彩的大自然。

但不同的音符不一定就能组成美妙的旋律,不同的色彩也不一定能画出美丽的画图,不同的人结合成社会,也未必就是美好的。在包容的同时始终不可否认有相对真理的存在,相信人类终会向着正确与美好的方向发展。先祖们通过艰难的寻找和体验,从覆盖大地的千万物种中不断选择,方使自己能滋养其中。可见正确与美好的得到与认可往往是千难万难,会经历许多反复与曲折。是与非,美与丑,对与错,都是通过比较与积累才能逐渐认识。真理之所以成为真理,是因为它具有普适性,而非双重或多重标准。

阅读是一种学习,但需要经过思索、比较、判断和整理,方能成为自己的精神财富。刚到化肥厂的三四年内,我依然能读一些闲书,之后工作繁忙,除了技术类和数理化的书籍外,文史哲类的书籍就基本没有再接触过,以为大致就凝固在五十多年前的水平。

以上所述,只是一个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人的读书心得,粗浅得很。我读的书不多,但还算幸运,读到的大部分是好书,自感受益匪浅。那时读书的过程和数量都相当可怜,只是感到在智力成长的阶段,读书尤其是读到好书非常重要,借此与后人共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