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七点多钟,轮船就到达了白帝城所在的奉节码头。奉节古称夔州,是长江三峡瞿塘峡的入口所在,又称夔门。
在码头上可以看到不远处的夔门高中和白帝城的白塔。
和进丰都鬼城一样,进白帝城也要先经过一座今人建造的城门。
然后,经过风雨廊桥,进入白帝城。以前白帝城高高在上,和山一体,是不用走廊桥的。轮船经过时要仰望才能看到白帝城。因为修了三峡大坝,长江水位升高,白帝城变为孤岛,所以才修了廊桥。
现在几乎所有的旅游景点,不论是寺庙也好,风景区也好,都要挂上与时俱进的标语牌。本来所谓的古迹,大部分都已经是假古董了,再加上这些标语,更显得不伦不类。估计是景点的负责人怕上面怪罪下来,不得不这样做。
这座白帝城据说是清代修建的,算是有年头了。
传说西汉末年公孙述在此筑城,因城中有井冒白气如白龙,故自号白帝,城也因此得名。公孙述死后,当地人在山上给他修造了白帝庙。“白帝庙”三字,是宋人张珖用汉隶书写,一直保留至今。杜甫的诗句“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音书漫寂寥”,跃马指的就是公孙胜。 当然白帝城有名不仅是因为公孙胜,更是因为刘备在此托孤。想当年,刘备在夷陵之战被陆逊火烧连营后,从湖北一直逃到白帝城,路上得吃多少苦头,比曹操的赤壁之战恐怕还要狼狈。所以,到了白帝城一病不起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
白帝城还有个别号,“诗城“。许多骚人墨客在此留下诗句。白帝城里有个诗书展览馆,里面有许多关于白帝城的诗词和名人书法,最有名的当属李白的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其实,从白帝城到江陵,(今日宜昌一带), 古时的木船一天之内是到不了的。只是李白被发配夜郎,走到这里,突然收到赦免的消息,一时心情大好,李白是个无比浪漫的人,自然心比船快,船未到而心已到。
刘禹锡在这里当过夔州刺史,这是他那首有名的《竹枝词》。“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这是杜甫的《登高》
杜甫曾在夔州住过两年,写下四百多首诗。最有名的《咏怀古迹五首》便是在这里写的。站在三峡入口,默念“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实在是容易触景生情,感慨系之。当年刘备托孤的永安宫,由于三峡建坝,已经沉入水底,现在白帝城里的托孤堂,乃是后来所修的。在白帝城西面北岸,有三国演义里描述过的鱼腹浦和让陆逊进得去出不来八阵图,杜甫曾专门为其写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三峡大坝修建之前,我曾经坐船经过,一堆乱石在岸边一晃而过,那时的船员尽管不是导游,却还能指点给旅客们看。如今八阵图连同鱼腹浦一同沉入江底,年轻一点的船员导游只会照本宣科,连同游客,也没有多少人知道这些了。那八阵图如今静静地躺在水下,真正是“江流石不转”了。
近代人物里,陈毅写三峡的诗给我留下了较深的印象。
咏三峡 ——四首
少小出三峡,风物昼夜看。总嫌太狭窄,吴楚天地宽。
弱冠去国日,如今四十年。江山仍画里,人物已超前。
蜀道真如天,江行万山间。每到狭窄处,总破—重关。
峨岷高万丈,夔巫锁西风。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
尤其是最后一句,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很有气势。 据说陈毅自嘲,我在元帅里是个诗人,在诗人面前我是元帅。有一次见到了郭沫若,便说,郭老,我一直想向您学写诗,郭沫若回答,元帅在上,老郭不敢谈诗。不知陈毅的诗最后有没有受到郭沫若的修改。
在白帝城的展览室里,我还看到了那张我渴望已久,心兹念念的滟滪堆的照片。滟滪堆是瞿塘峡夔门前江中的一座巨大礁石,它兀立于江心,形状宛若中流砥柱,随涨水枯水而大小变幻。滟滪堆如小山一般,那时过夔门极不容易。进夔门遇着滟滪堆阻碍,非纤夫力挽,不能拖船过峡;出夔门也是一桩难事,水流湍急,行船必须对准滟滪堆上大书的“朝我来”三字,猛地撞将过去,被水中无数漩涡扯偏,才出得了夔门。船工中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
滟滪大如象,瞿塘不可上。滟滪大如牛,瞿塘不可留。滟滪大如马,瞿塘不可下。
滟滪大如袱,瞿塘不可触。滟滪大如龟,瞿塘不可窥。滟滪大如鳖,瞿塘行舟绝。
这首《滟滪歌》,不仅形象地说明了滟滪堆在长江不同水位时的形态,而且成为以前船家在这里的航行守则。
1958年毛主席乘坐江峡号轮船经过滟滪堆时,毛主席问陪同的有关同志:“千百年来,滟滪堆阻碍航运安全,何不炸掉它?”之后,滟滪堆在七吨炸药下灰飞烟灭。
白帝城有名,不仅仅是因为有历史故事,有众多文人的诗词描写过它。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它处在壮丽三峡的第一个峡,瞿塘峡的入口。十元人民币的背面,印的就是瞿塘峡。
此照片取自网络:
站在观景台上眺望瞿塘峡入口,可以引起无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也好:江流关不住,众水尽朝东也好: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也好;三峡的一切诗句,都源出于此。
参拜过白帝城之后,我们就要朝辞白帝彩云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