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回国漫记5-乐山

(2025-02-12 23:19:29) 下一个

从峨眉山到乐山乘公交不到一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车票好像不到五块钱。

乐山是个只有三百万人口的宜居小城。据说许多重庆人,成都人甚至北京人退休后搬到这里居住。乐山风景优美,青衣江,岷江,大渡河三江汇聚于此。许多街道和酒店都修建的古香古色。到了晚上,岷江边上,凉风习习,灯红酒绿,漫步江边街道,很是惬意。

第二天一早,打车去看乐山大佛。问出租车司机乐山还有什么好玩的,他强烈推荐去看东方佛都。不去不知道,一去看了还真是挺震撼的。

东方佛都和乐山大佛同在乐山市的凌云九峰,后被抗元战火所毁,仅存形单影只的乐山大佛。上世纪90年代,四川人民重塑东方佛都,循古人遗迹,还原唐代风貌。以恢复唐代风貌为宗旨,荟萃了世间石刻佛像精品,为四川美院老教授们雕塑,中国雕塑大师刘开渠是顾问

万佛洞是东方佛都的核心景点,山洞依山开凿,气势宏大。据说是先在山顶上凿开一个洞,把下面的山体掏空,然后在洞壁上再凿出佛像。洞中佛像按古人传统的技法,在整山原石上成就,神形兼备,栩栩如生。如果不是导游介绍,如果不是显得太新,还真会以为是古人所做。所以强烈推荐去乐山旅游的人,不要错过。而一般旅游团都不去这里,因此游人不多,可以慢慢观赏。

这是佛教中的六道轮回,我后来在大足石刻看到了真正的唐代石刻

 据说这是电视剧《风云》的一个外景拍摄地。

我请的导游是个20几岁的小伙子,内蒙古大学旅游专业毕业的。眼下工作难找,只好委屈一下,暂时干这个工作了。他还告诉我,他正在恶补英语,准备考个英语的导游证, 收入可以更高一些。这年头,真是年轻人的战场,生活不易。而出来旅游的则大都是退休人士。这也很公平,我们年轻时比他们现在还不容易。他讲解的还不错,休息时候还问我,64 是怎么回事,到底有没有发生过?是真有其事吗?哎,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年轻人不知道怪谁呢?

东方佛都和乐山大佛一门相同,从佛都后门去大佛,只有一公里的路程,其实古代两处是一部分,只不过佛都后来被毁,渐渐不为人知,而乐山大佛则独享盛名。文革结束后,有一部刘晓庆,葛存壮主演的电影《神秘的大佛》,很火了一阵,也更加提高了大佛的知名度。如果您那时看过这部电影,估计您现在离退休的日子也不远了。

乐山大佛,因为山顶有个凌云寺,所以又名凌云大佛,全称为“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位于岷江东岸凌云寺侧,濒临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汇流处。大佛为弥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中国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乐山大佛开凿于唐代开元元年(713年),完成于贞元十九年(803年),历时约九十年。

乐山大佛头与山齐,头高14.7米、宽10米,发髻1051个,耳长7米,依山凿成临江危坐,神势肃穆,大气磅礴。大佛左右两侧沿江的崖壁上,还有两尊身高超过16米的护法天王像。大佛右侧有一条九曲古栈道,是唐代开凿大佛时留下的施工和礼佛山道,沿绝壁开凿而成,曲折九转,奇陡无比。

当天下着大雨,然游人不减,大佛旁边照个相都要等半天。在山上大佛头旁边看完,又沿着旁边的栈道走到大佛脚下。原来人们是可以爬到大佛脚上去的,后来架不住游人多了,改成不许爬上去,只能在下面临时抱佛脚。到如今,架不住游人太多了,佛脚临时抱一下也不行了,只能在栏杆外面排队照相留念了。

从大佛的另一侧下到江边,可以登船游览,从江面上远距离地观看大佛的全貌。

这是此次回国碰到的唯一的一个外国旅游团,一群从德国来的高中生。

远处的山岭,被人们牵强附会的说成是M爷爷躺在那里。只不过那凸起的一小块有些不是地方,容易让人想入非非。

站在凌云山上,俯瞰三江汇流,不由得想起王安石的《桂枝香词: 登临送目》。


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
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後庭遗曲。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