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柴静在墙内畅销12年的《看见》一书被下架,在墙外引起一波热议。
大家猜测,她最近一期的油管视频的访谈“又触犯中共什么关键词了”,“看来最近的那期关于台湾老兵的节目深深地刺痛了某些人的玻璃心”,“书沒问题,人敏感了。”
魔鬼在细节中。这次出面的不是中宣部、不是新闻出版总署,甚至不是出版本书的广西师大出版社,而表面是柴静的代理人(北京贝贝特出版顾问公司)。
这不奇怪吗?雇佣公司居然炒掉了雇主!这个法律风险有点大啊。
当然这背后还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那我们先逻辑一下:
1、柴静此番再战江湖,重拾旧梦,在Youtube 平台上重新起步来追逐自己新闻人的理想,其作品细致发微、眼光独到,锲而不舍,很快圈粉近百万。谁家欢喜,谁家不爽?
2、不爽者会怎么做?大家都看见:他们一是进行人身羞辱,墙内无数人在转发一张比对照片。柴静在央视时风华正茂的照片,比对她的近照,说她离开央视后多么不堪,“相由心生”、“相由境生”;二是“泼污水”,说柴拿了XX基金会的钱,等等。
3、柴静有一个公开的就一句话的回应,写在其YOUTUBE频道的正上方:“柴静记者纪录片:《穹顶之下》(2015)《陌生人》(2023) 两部纪录片的制作费用均来自柴静书籍《看见》的版税,公益播出。”
4、谁会注意到这句话,会对这一句话有反应呢?
5、他们会怎么反应呢?
答案是不是能很逻辑地得到了?
文学城读友专享优惠购书链接
秦晖:《拯救德先生:直面第三波民主潮的逆转 (上卷)》
https://shop.ingramspark.com/b/084?params=5y5davcRGdPxnzOp6TEuiOOChun1CwL9zuEzdh7C0Q5
秦晖:《拯救德先生:直面第三波民主潮的逆转 (下卷)》
https://shop.ingramspark.com/b/084?params=G7ObRWbAty7ZkEC2iKkHxfsHEK228QbgOVStghylKQy
沈志华:《十字路口的抉择 --1956-1957年的中国(全本)》
https://shop.ingramspark.com/b/084?params=yEBBvo8IgcEG62pZdxTBsVeSSHW0HSHY975WGLB9BLM
野夫:《故交半零落》
https://shop.ingramspark.com/b/084?params=SYceqzDYXnnCdXyij0SkzzITxCmvnJqUMGXu3M9LI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