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外

眼外眼内皆视线所及。眼外的世界多少真?眼内的自己看得清?
正文

随笔 43

(2025-09-01 15:17:02) 下一个

无论是看电视剧或小说,故事中的人物如果性格鲜明而表现出行事偏执或执著(感情可以果断或优柔寡断),作为观众或读者一般都会被这个主角人物深深吸引(奇妙的是配角性格鲜明却一般被忽视了),当然,剧情要引人入胜。

每个时代都会有其普遍性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人活其中,不自觉的受影响甚至作为这种价值观的信仰者,乃至作为这种价值观的代言人,要求自己甚至强迫别人也要作为这种普遍价值观的追随者。我们很难去界定是非对错,毕竟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想法与作风,社会风气常常是无形的网束缚着一个人的思想、羁绊着一个人的处事行为与作风。

五四运动时期的作家巴金《家》,最后以新一代离家出走作为出路。大陆剧《庆余年》叶轻眉提出人人平等,她的下一代范闲,只能无奈让家奴去相信他这个少爷脾气有怪癖,不喜欢有人服侍,因为人不应有贵贱之分的理念超越了当时庆国那个年代的人的普遍价值观(作为现代人,女佣、家庭帮佣只是劳力换取工资酬报的一种经济活动,基本上是没有思想上的贵贱之分,有别于古代家奴的卖身契)。

西方的经济学理论提出了在既有、有限的资源下做出决策与抉择的关系。人生苦短这四个字几乎道尽人生、生命的既有、有限的资源是时间。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面临抉择与决断,譬如说有人漠视你个人意愿,强迫你做一些你不愿做的事,你可以选择用下半生的时间去反抗、对抗,你也可以选择人生改道去过你想过的生活。任何一种决断都意味着付出一定的代价。中庸之道固然可以表面和谐,但人总会老,哪天你老了,是回首前尘往事,用了下半生的时间去对抗你不想妥协的事还是庆幸或悲哀你选择了人生改道后的结果呢?也许得问你本心。扪心自问自己的性格适合委曲求全还是有勇气去承担人生改道后的结果。用下半生的时间去对抗你不想妥协的事,等来的大多数是头发花白且一事无成,因为你的时间、精力都用在对抗,在人生戏剧快要剧终时,数着日子满腹牢骚,用下半生的时间去满足自己的倔强与不妥协然后苦笑。

你过生活还是生活把你给过了?

 

 

======================

大一經濟學重點:經濟學十大原理在講什麼I《人們如何做決策》

What Is Economic Decision Making? - BusinessGuide360.com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