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代慈善史上,很少有人像李春平这样,集神秘、传奇与悲情于一身。他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好莱坞”和“慈善”,前者是财富的谜,后者是他人生的名片。他出身普通,却一夜之间暴富;他豪掷数亿做慈善,却在晚年被人侵吞财产;他曾坐拥北京最昂贵的房产,却在老年痴呆的阴影下孤独谢幕。2025年10月,这位“谜一样的慈善家”在北京去世,享年76岁。
他的故事,像一出被命运导演的剧本,充满戏剧性、悬念和讽刺。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北京还没有高楼林立的CBD,只有一座气派的北京饭店。那时的李春平,是饭店里的一个年轻翻译、迎宾、或者导游(说法各异)。他仪表堂堂、英语流利,风度翩翩,是那个年代“国际范儿”的代表人物。
命运的转折,就在这里发生。据他本人后来回忆,某一天,他在饭店邂逅了一位比自己年长38岁的“好莱坞女影星”。对方年近八十,风姿犹存,独自旅行。她被这位中国青年身上的温柔与谦逊打动,提出希望他陪同出国,照顾生活。于是,一个普通的北京小伙,就这样登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在那个护照比金子还稀罕的年代,这几乎是奇迹。
“她没有子女,很孤独。她说,她愿意把我当成家人。”李春平后来多次在媒体采访中这样说。此后十余年,他在美国陪伴这位神秘女士,直到她去世。据说,他继承了她的全部遗产——价值数十亿美元的现金、房产、名画与珠宝。从此,他成为亿万富翁。
这段故事,被他称为“命运的恩赐”。但无论是“婚姻”、“收养”还是“伴侣”,他始终语焉不详。当记者问起女方姓名时,他微微一笑:“那是秘密,我答应她不会说。”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李春平回到北京。那时的中国,刚刚进入房地产黄金期,他带着巨额美元资产回国,成为最早一批“海归富豪”。他在北京长安街上买下整栋大楼——后来被称为“春平广场”。他收藏名画、古董,开着劳斯莱斯出入,风头一时无两。在当时的媒体眼中,这位“从美国带回财富的神秘人”,简直是活在童话里。
但让他真正声名远扬的,不是财富,而是捐赠。他捐给红十字会、希望工程、贫困地区的资金累计超过6亿元。在上世纪末和新世纪初,这个数字足以让任何人瞠目结舌。有人称他为“中国百年慈善第一人”。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款数千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他再次捐出巨额现金。媒体惊叹:他似乎不差钱。
李春平却说:“钱是她给我的,我只是代她做好事。”这句话,既显得谦逊,也透出一种深深的宿命感。仿佛他的一切,都只是延续那段神秘爱情的余温。
随着他的名气扩大,人们对那位“好莱坞女影星”的好奇也达到了顶点。有人说是伊丽莎白·泰勒,有人说是葛丽泰·嘉宝,也有人大胆猜测其实根本不是明星,而是一位富有的寡妇。然而,无论是哪种版本,所有线索都对不上。伊丽莎白·泰勒只比他大17岁,且2011年才去世;葛丽泰·嘉宝虽然年长得多,但终身未婚,也没有收养或遗产继承记录。至于其他女星,或早已去世,或毫无交集。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怀疑——所谓“好莱坞遗产”,是否真有其事?有人提出另一种解释:李春平早年在美国倒卖古董、家具,赚取暴利;财富或来自经营,而非遗产。但李本人从未澄清。他始终维持那种神秘的姿态:“信与不信,都没关系。”这一句话,让他从“亿万富翁”变成了“传说中的人物”。
富豪很多,慈善家不多。李春平是真正做过慈善的人。他在北京、甘肃、四川多地资助孤儿院、敬老院、学校,还为偏远山区修路、建房。他设立奖学金,帮助贫困学生上大学;他在自己大楼的顶层设立“慈善办公室”,每天签署捐赠文件。
但与许多风光的企业家不同,他的慈善没有“企业包装”,也没有品牌。有时像一场私人赎罪——为那位已逝的女影星,也为自己命运的幸运。人们说他像中国的“福布斯隐士”。而他笑着回答:“我不爱曝光,钱花得出去就好。”
他行事低调,但生活极尽奢华。有人在北京街头见过他,一身笔挺西装,胸口插着玫瑰,身后随行司机、保镖、秘书。这样的反差,使他更像一个从小说里走出来的人物。
传奇的结尾,总带着悲剧色彩。2016年,李春平被北京安定医院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症。他开始遗忘名字、地址,忘记自己曾捐过多少钱。有人趁机靠近他——保姆、助手、所谓“朋友”,接连出现。
随后,媒体爆出他被保姆“忽悠结婚”,房产被抵押,巨额资产被转移。家人报警,法院介入。2017年,法院认定他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监护权交给家属。这位“北京首善”,最终被关进病房,由护士照顾起居。而外界的世界,仍在传颂他那段传奇的往事。只不过,故事的主角,早已不记得那一切。
2025年秋天,李春平病逝。北京的天灰蒙蒙,没有公开追悼会,也没有遗嘱公开。据说,他的部分财产将继续用于慈善,但具体数额无人知晓。他带走的,不仅是一个人的秘密,还有一段时代的浪漫与幻象。在那个刚刚开放的年代,一个普通人跨越国界、身份与财富的故事,成了无数人心中的传奇模板——它满足了人们对“奇迹”的想象,也折射了一个社会对成功、爱情与命运的复杂欲望。
李春平的一生,像两条平行线——一条是真实的慈善家,拥有豪宅、劳斯莱斯、捐款无数;另一条是浪漫的叙事,关于爱、财富与秘密。这两条线交织成一幅奇异的画:你永远无法分辨哪一笔是真,哪一笔是梦。他或许真的被某位女星宠爱,也可能只是一个出色的故事讲述者;但他用这个故事,让自己活成了传奇。
而传奇,本来就不需要全都是真实的。在春平广场的墙上,那几个烫金的大字。当阳光照在上面,仿佛还能看到那个风度翩翩的男人,微笑着对记者说:“我没什么本事,只是命运对我太好了。那我,就要对别人好一点。”这句话,也许就是他一生最真实的遗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