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酷原创

海外存知己,天涯有笔邻。
个人资料
雅酷原创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025-10-12 14:19:59) 下一个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是一个比喻人事的盛衰兴替,变化无常的谚语。古时候黄河由于泥沙淤积,河道不固定,经常改道。原来在河东(黄河东面)的地方,经过一段时间(比如三十年)黄河改道后,很可能就变成了在河西(黄河西面)了。引申到社会和人事上,就用来比喻世事盛衰无常,变化很大,人或事不可能永远处于兴盛或优越的地位,强调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具有风水轮流转的意味。

 

曾几何时,老一辈的人谈论解放前解放后,那是一个充满苦难与希望交错的年代。后来,又有人感叹文革前文革后,那是一个跌宕起伏、风雨如晦的岁月。再后来,我们的耳边充斥着改革前改革后,那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命运重塑的时代。如今,疫情前疫情后,成为新的时间分界线。

 

世间的变迁,30年一个轮回,在这漫长又短暂的光阴里,一切都在不动声色地改写。世事无常,沧海桑田,正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30年前,谁曾想过如今的世界会是这副模样?那时,手里捧着一张大学文凭的人,被乡邻们羡慕,被亲友们称道,只要站在人才市场的大门口,就有单位争相抢人。然而,30年后的今天,那些寒窗苦读数载的学子,捧着一摞摞精美的毕业证书,却发现找不到一个稳定的工作,不得不靠送外卖、跑网约车来维持生计。当年的知识改变命运,似乎变成了今天的学历变得廉价

 

30年前,家境贫寒的小伙子,或许住在临时搭建的草屋里,或者家徒四壁,可只要为人勤恳踏实,总能娶上媳妇,生儿育女,平凡而温馨地过完一生。可30年后的今天,年轻人无论多么努力,若没有车子、房子、存款,依旧难以步入婚姻的殿堂。昔日只需一张床一张桌的爱情,如今却成了房价和彩礼的竞赛。

 

30年前,村里若有一台黑白电视机,全村人都会围坐在一起,熙熙攘攘地盯着屏幕,津津有味地看着那些简单的节目。而今,家家户户的墙上挂着大屏幕的液晶电视,却无人再愿意坐下来好好观看,取而代之的是各自捧着手机,在短视频的世界里游荡,似乎屏幕越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越远。

 

30年前,媳妇对公婆毕恭毕敬,伺候公婆的饮食起居,承担起整个家庭的琐碎事务。而30年后的今天,婆婆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媳妇,生怕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世风轮转,角色对调,令人哭笑不得,却又无法反驳。

 

人说世事如梦,可这梦,究竟是谁做的呢?如果说30年前,生孩子是一种罪过,需要偷偷摸摸地躲避计划生育干部的追查,还要交罚款,才能让一个新生命降临人世;30年后的今天,生孩子竟成了一种功德,政府不仅提供各种奖励,为了提高生育率而绞尽脑汁。然而,世界变了,人们的思想也变了,就算政策再怎么激励,年轻人依旧不愿生,仿佛这个世界已经让他们不再有足够的信心去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30年前,一人工作便可养活全家,母亲在家相夫教子,孩子在田间地头奔跑,父亲每日辛勤劳作,虽不富裕,却也能勉强维持生活。而今天,全家人拼尽全力赚钱,也未必能供养一个孩子的成长开支。补习班、兴趣班、早教课、出国游学……孩子的成长变成了一场无法停歇的竞赛,家长们疲于奔命,却仍然被焦虑和压力所吞噬。

 

30年前,吃粗粮是一种无奈,是贫穷的象征,人们盼望着能吃上一口细白的米饭。30年后的今天,吃粗粮却成为了一种养生潮流,粗粮店的价格甚至比细粮还贵,似乎吃得越,越能彰显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30年前,穿着破洞的衣服,身上打着补丁,那是因为家里贫困,买不起新衣服,穿得越久,越能看到岁月的痕迹。而30年后的今天,人们花钱买回一件件带着天然破洞的潮流服饰,乐此不疲地追赶时尚。原来,曾经的穷,如今成了富人的象征,曾经被嘲笑的东西,如今成了炙手可热的潮流。

 

30年前,因吃不饱而发愁,30年后,却在想着如何少吃一点,保持身材;30年前,满大街找不到几个戴眼镜的,而如今,眼镜店如雨后春笋,戴眼镜的人成了主流,那些没戴眼镜的,大多是因为戴了隐形的。

 

世间的一切,在时间的流转下不断地变化,曾经以为永恒不变的东西,终究都会被历史的浪潮吞噬,成为旧时回忆。时间不会回头,我们也无法逆流而上。那些曾经的日子,早已化作尘埃,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我们,终究是这场流转光阴里的过客,或惊叹,或感慨,或无奈,或释然。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