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这句话就像空气,从来没有人拒绝过它。人类这个物种,说到底就是一种“审美动物”。我们活着的日常,几乎一半都在为“好看”操心:从穿衣打扮,到装修房子;从朋友圈的滤镜,到美食照的角度;连在街上遛狗,也得把狗收拾得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爱美”是个大杂烩的词。有人爱美景,喜欢看一片夕阳、一座雪山、一湾大海,看着看着心里空旷舒展,仿佛自己也变得辽阔无边;有人爱美术,盯着油画里的一抹蓝色就能感叹半天,觉得画家和自己在灵魂深处握了个手;有人爱艺术——这范围更广了:看戏剧,看歌舞,看一场交响乐,听到心里翻江倒海。
还有人爱古董。别人眼里是一块破瓦片,他却能抱着当宝贝,“这可是汉代的釉!”说得眉飞色舞,仿佛那瓦片能给他带来穿越剧的体验;有人爱动物,尤其是猫狗,天天看都不腻。猫主子打个哈欠,就能让铲屎官心脏“啊——”地融化。狗子甩尾巴的瞬间,能让人觉得世界都变可爱了。
当然,也有人爱看电影、看小说,因为电影里的世界比现实好看,而文字则能造出一个个漂亮的幻觉;有人喜欢看衣服——不是买不起,而是觉得那布料剪裁成型时的美感,就像是艺术展览,模特在T台上扭一圈,台下观众就能心满意足地鼓掌。
这些种种,归根到底就是人类对于“美”的追逐。美,是一场视觉盛宴,是心灵按摩,更是一种无形的毒品,吸一口就上瘾。说到这儿,我们得承认:在所有的“美”中,最能让人群情激奋的,是“美女”。
先说男人。男人对美女的热爱,那是写在基因里的。哪怕已经年过半百,膝盖不好,腰间盘突出,走路一瘸一拐,但只要有美女路过,他的脖子立刻灵活如同上了润滑油,转头的速度堪比风扇的三级档。有人调侃:男人老不老,看他转头的角度就知道。美女在左,头一转,腰椎病立刻好了。
男人爱看美女,不光是为了愉悦眼睛,更是为了让心情返老还童。美女对于男人的作用,就像“返老还童丸”。看一眼,皱纹浅三分;再看一眼,心跳快两拍。美女就是男人的维生素D,能强健骨骼,促进钙质吸收,让人生突然充满阳光。
别以为只有男人这样,女人对美女的热爱丝毫不逊色。女人看到美女,眼神里那股专注,比男人还真切。男人看美女是“哇,好漂亮”;女人看美女则是“她的口红色号是几号?这条裙子在哪里买的?她这腰围是怎么瘦下来的?她的发型是不是最近很流行?”女人看美女,看得是信息,看得是希望,看得是未来的自己。
于是出现一种奇妙的现象:男人看美女,看的是眼福;女人看美女,看的是前途。男人看完说“真好看”;女人看完说“我也要变成这样”。于是,她们开始模仿。学她的穿衣,学她的姿态,学她的妆容,学她的笑容。久而久之,她们真的越来越美,越模仿越像,越像越漂亮。
别小看这件事,看美女其实是社会运行的一部分。你看商场里的广告牌,十个里面九个是美女。为什么?因为美女是最廉价的注意力收割机。咖啡不好喝没关系,只要广告牌上放个笑靥如花的美女,顾客就会忍不住买一杯试试。车子性能如何?不重要,车展上的模特一站,销量立刻多一半。
连菜市场都懂这个道理。你去看看卖水果的摊子,如果老板娘长得水灵灵的,买桃子的人都会觉得“哎呀,这桃子肯定甜”。人和水果在视觉上产生了某种神秘的呼应。这说明,看美女,不只是个人的癖好,而是一种推动消费、拉动GDP的社会动力。美女的存在,让整个经济更繁荣。这要搁在经济学里,美女完全可以算作一种无形资产。
哲学家也会说,看美女不仅仅是感官享受,更是一种精神慰藉。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但如果孔子生活在今天,可能还会补上一句“人乐美女”。因为美女身上,蕴含着某种人类共同的理想:青春、健康、活力、和谐。
当一个人看美女的时候,他看到的不只是外貌,而是某种可能性。比如男人看美女,会觉得“我也可以重新焕发活力”;女人看美女,会觉得“我也可以变得更好”。看美女,仿佛是在和自己心里那个更完美的自我握手。
科学研究也告诉我们,看美女对健康有益。国外有心理学实验发现,男人每天多看几分钟美女,寿命能延长几年。虽然实验方法值得怀疑,但男人们听到这个消息立刻精神抖擞,纷纷表示要立刻落实到实践中去。女人看美女的效果更是神奇。研究显示,女人在刷美女博主的穿搭视频时,脑内多巴胺的分泌量,堪比吃了一块蛋糕。唯一的副作用是——钱包可能会变瘦。
归根到底,爱美是人类的本能,看美女只是其中最直接、最浓缩的一环。男人越看美女,越觉得自己还年轻;女人越看美女,越觉得自己能变得更美。于是,世界因此多了许多笑容、多了许多消费、多了许多故事。
所以,下次看到有人盯着美女发呆,请不要嘲笑他。那不是走神,那是人类在追求美的真谛。看美女,本质上就是一场跨越性别、年龄和文化的全民健美运动。人生已经够艰辛了,如果多看几眼美女,就能让日子过得更轻松一些,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