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村莉莉

自然风光,动物人文,路途见闻
正文

法国城堡(中)—-卢瓦河谷的浪漫

(2025-08-02 17:16:41) 下一个

两年前去加拿大,看过魁北克最宏伟漂亮的建筑芳缇娜城堡,得知设计的源泉来自法国的卢瓦河谷后,在自己的旅游清单中,卢瓦河城堡的名次,就被排到了前面。

 

今年四月中旬去了法国,对怎样访问卢瓦河谷颇费了一番心思。从时间和便捷上考虑,最后决定跟团,选了法国旅游局官方网站的一日游。

 

舍农索城堡

 

清晨在卢浮宫旁边的街上,见到了司机兼导游彼埃尔,他是一个头发花白,高个偏瘦的法国男士。参团的有一个墨西哥青年,一对中年夫妻和一个高个子男士,再加上我共五人。自己没和法国人打过交道,想往后座上缩,彼埃尔却指定我坐他旁边。瞅了几眼后座上的三人,猜想可能是我的个头最矮,不影响司机的视线,就硬着头皮做在了彼埃尔和那个墨西哥青年的中间。

 

彼埃尔和我说英语,越过我和墨西哥青年说西班牙语,转过头去和后边三个人讲法语,三种语言切换自如,对他来说都像母语。话中还经常带梗,惹的大家发笑。正开着车,他忽然说,看到美国大使馆了,我们赶紧往外看,映入眼前的是一个大大的M,原来是一个麦当劳快餐店。

 

车上的气氛很快就热络起来,彼埃尔居然跟我飙了几句中文。他到过中国好几次,在上海,成都都待过不短的时间。疫情后,便只去台湾了,问他原因,回答是以前他可以买高铁票自由出行,现在受到很多限制。我有同感,回国没有支付宝和国内手机很不方便。所以听到他的微词也无言以对。

 

车子驶入法国的乡村,窗外的田野上油菜花开的正旺,黄绿相间煞是好看。油菜籽很多地方都是转基因产品,开花时,连个蜜蜂都看不见。问彼埃尔法国的情况,他说这里的油菜花不是GM产品。听说欧盟对此控制的还算严格,难怪欧洲的食物普遍好吃。

 

隔着车窗拍的油菜花田

 

第一个到达的城堡是舍农索城堡,也叫女人堡。彼埃尔把我们送进门,给每个人要了一本导游手册,还贴心的给我要了一本中文版的,然后详细的告知路线,约定好时间让我们自行参观。

 

舍农索城堡横跨在卢瓦尔河的支流谢尔河上,中间有五孔廊桥连接,风平浪静时有倒影,这使它有了别于其它城堡的美丽。因而又被誉为“停泊在谢尔河上的船。”

 

门前林荫道

 

独立在旁边小型建筑叫马尔克塔楼。一五二一年,卡特琳-布理松内,弗朗索瓦一世财务总监托马·波耶的妻子在创建这座城堡时,推倒了前任主人马尔克家族的旧房子,只留下了这座塔楼。卡特琳-布理松内是第一位在这座城堡河花园美化工程起到重大作用的女主人。

 

按照彼埃尔的指点,在狄安娜花园拍了一张带花园的城堡全景照片,前景就是狄安娜授意设计的大花园。

 

狄安娜是国王亨利二世的宠妃,她是一位集美丽,智慧于一身的女子,她不仅把花园装点的时尚,具有艺术色彩,还在谢尔河上架起长桥,使舍农索成为世界上唯一带桥梁的城堡建筑。

 

花园一角

 

这个花园的另一侧,是亨利二世的妻子卡洛琳-德-梅迪西斯另建的小花园。在丈夫死后,她将狄安娜赶出了舍农索城堡。这场正宫与小三的争斗,并没有我们古代宫廷内斗的残酷戏码,卡洛琳非但没有赶尽杀绝,还给了狄安娜上卢瓦的修蒙城堡作为交换。对比之下,这有信仰的王后,显然仁慈多了。

 

卡洛琳当时成了摄政王后,在这座城堡里,她一边操控着法兰西王国,树立起了自己儿子的国王威望。一边还继续美化这座城堡,在谢尔桥上修起双层长廊。下边图中的迷宫花园,也是她主持修建的。

 

迷宫花园

 

进入城堡内部,先参观了几位皇后的卧室,空荡荡的房间里,带帷幔的床显得很小,像个婴儿床。导游手册上介绍说那个时期的人坐着睡觉,怕躺到咬断舌头,又说只有死尸才躺平。这个信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不知是否属实。匆匆略过绿色办公室,沙龙等等房间,直到看到厨房才提起了兴趣。

 

厨房一面墙上挂的全是铜锅,反映出时代的印记。炼铜术早于其它金属冶炼,铁锅出现后只有富庶人家才用的起。现在早已反了过来,西方的许多家庭会把铜锅一代代传下来。铜的熔点低,导热快,做饭确实好吃。

 

另一面墙上挂满了中式菜刀,看来,法国料理和中国烹饪是有相通之处。

 

管家住房,很法国。

 

长廊平时很空旷,下边来自网络的图片让我们可以脑补这里宾客盈门,觥筹交错的热闹。这幅场景在杜邦夫人做主的时期经常出现。

 

下图来自网络

 

露易丝·杜邦据说是当时最漂亮的的美人,她经常在这里宴请一些社会名流,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都是她的座上宾。在法国大革命期间,她机智的把教堂改成木材仓库,掩盖了宗教色彩,使这座建筑免于被破坏的命运。

 

小教堂

 

 

在战争期间,长廊被改成战地医院。那时的女主人西蒙娜·梅尼耶当护士长,一战时拯救了两千多名伤员,二战中,也多次救助抵抗组织成员。

 

参观完毕,我们也大致了解了“女人堡”的含义,这历代的女主人,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财富,像接力一样,打造出了这样一个风情万种的城堡,并让它完好的保存至今,功莫大焉。

 

 

结束舍农索到参观,在路上又看到了一个漂亮的城堡,还有一个年久失修的老城堡。彼埃尔在来的路上告诉我们,全法有四万城堡,卢瓦尔河谷就有三百五,此言不虚。

 

Chissay 城堡

 

 

 

第二个目标是雪瓦尼城堡。

 

这是一个私人城堡,一直归禹侯家族所有,这个家族因为法国国王输送了数位财政官和宫廷大臣而享誉。现在,家族的后人仍在三楼居住。

 

城堡的主人颇有管理才能,从一九二二年就向公众开放。让老百姓长见识,门票的收入又可以当维护费,自己维修自己的房子,一举数得。

 

单看城堡的外墙,就知道这座城堡保养的极好。我们熟知的连环画《丁丁历险记》最著名的木兰萨城堡,就是作家埃尔热以这座城堡为原型设计的。

 

有人住,就有了烟火气。门前的复活节彩蛋让整座城堡生动了许多。

 

这个家族和这里许多皇亲国戚一样,热衷打猎,墙上巨大的鹿角据说是史前鹿角,是七百年前在西伯利亚的永冻冰层里发现的。

 

猎犬饲养室里是法国的三色犬,它们右肋处用剪刀剪出一个V字,即这家主人韦伯勒的开头字母。

 

城堡里最大的房间成了兵器大厅,很有意思。

 

琴棋书画的才能都不缺

 

二楼的房间墙上有几幅油画,彼埃尔看到我走过却视而不见,特意把我“抓”了回来,指着一幅告诉我,这个画很重要。面对油画,我就像榆木疙瘩那样不开窍。觉得愧对彼埃尔的敬业精神,就用手机拍了下边这张路易十六的肖像。

 

彼埃尔把我们撒到小镇上吃午饭。下着小雨,街道上几乎不见人影,静悄悄的。随便买了点三明治,边吃边溜达了一圈,看小镇古朴的房子,看世俗的集市与小教堂浑然一体的样子。

 

 

小教堂下边是集市

 

 

城堡游的最后一个是名气很大的香波堡。

 

在路上,彼埃尔就开始介绍这座城堡的规模。城堡加上周围狩猎用的森林,占地总共是54.4平方公里,园林是封闭式的,围墙周长32.2公里,相当于整个巴黎市区的面积。拿我们熟悉的地方参照,它相当于北京二环内的城区面积。

 

天空下着小雨,长长的林荫大道似乎不见尽头。快到城堡时,彼埃尔提醒大家准备好相机,可以拍到以树林为前景的城堡证件照。这个提醒让几个人坐直了身子,开始紧盯着前方和路边。彼埃尔早先安排的车座让我处于了观景和拍照的最佳位置。

 

此时的场景让我想到了经典电影《蝴蝶梦》,主人公马克西姆载着自己的新婚妻子开回曼陀丽庄园,天空也是飘着雨,路旁也是参天的大树。嫩绿的枝叶垂下,编织成一幅天然的画框。画面中心,一片错落有致的尖顶圆塔钟楼由远及近,由小及大的扑面而来,几分神秘,几分梦幻,那摄人的气势,让灰姑娘般的女主睁大了惊讶的眼睛。我们一车人也是同样的震惊,同样的不可思议。不过,迎接我们的,不是豪华阴森的曼陀丽城堡,而是欧洲,乃至世界数一数二的非凡建筑香波堡。

 

人们说卢瓦河谷的城堡里,舍农索城堡可以称“后”,香波堡则可以称“王”。因为香波堡是法王弗朗索瓦一世主导,因他而建。

 

一五一六年,弗郎索瓦一世重金礼聘意大利文艺巨擘达芬奇来到卢瓦尔河畔并任命他为香波堡的总设计师,达芬奇殚精竭虑,绘制出香波堡的蓝图。在他逝世的一五一九年,香波堡开始破土动工。

 

弗朗索瓦一世自己也非常具有文艺气质,被称为“法国艺术之父”。他去世后,儿子亨利二世,再往后的路易十四等人继续的建造,修缮。历时一百六十六年,这座城堡在法国和意大利最优秀的艺术家,建筑师和泥瓦匠的精心合作下,被建成了远超过建筑房屋本身意义的伟大艺术品。

 

一九三九年,香波堡的整个领地被法国政府买下。二战时期,法国博物馆的大量文物和珍宝转移至此,城堡又成为文物保护所。一九八一年,它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之中。

 

城堡顶楼露台上众多的塔楼和烟囱是这方圆几十里最美的一道天际线。

 

露台原是城堡内女眷们观看狩猎的地方,现在允许游客参观。在那里可近看那些塔楼和烟囱。居中的那个叫灯笼塔,顶戴王冠,饰有向天空树起的百合花,象征国王置身其中。

 

 

 

 

屋顶的烟囱有三百六十五个,和众多的塔楼一起直插天际。有人形容它们是女人在风中飞舞的头发,我倒觉得这里更像为森林精灵和仙女打造的迷你城市,缩小版的城堡,窗户,以及墙上的雕刻都和主城堡一样精细,充满灵气。设计和施工都是不凡的杰作。当圣诞节来临时,不知当圣诞老人在三百六十五个烟囱之间出出进进,会不会有几分困惑?

 

古堡长宽各有100多米,正中是高56米的四方形主堡,两翼有六个圆锥形的巨大角楼衬托着。

 

太阳王路易十四的御床接见室

 

猎物展览室

 

 

城堡内有440个房间,84处楼梯。最有意思的是双层旋转楼梯,和烟囱一样,也是365阶,两组独立而又相互交错的栏杆围绕着一个共同的轴心盘旋而上。这种双螺旋的设计,让同时上下楼梯的人,可以相互看见,但永远不会擦身而过。

 

中国花瓶

 

法国古典式和意大利文艺复兴的结合,几代天才的传承,一百六十六年的精工细作,单靠个把小时的参观显然不够。但仅仅这粗略的打量,也足以让我们对它的宏伟和壮观感到震撼和佩服,原来,一座好的建筑还可以这样的艺术方式来呈现,难怪法国人把它当成了国家的瑰宝。

 

香波堡正面

 

回程途中,彼埃尔仍在讲着卢瓦尔河和巴黎的一些趣闻趣事。碰到这样一位博学敬业的导游,是我们的幸运。

 

回放自己在卢瓦尔河谷的一天所见,这些城堡的主人们打破了我原本的刻板印象。法国的王公贵族不仅仅只有骄奢淫逸的一面,他们中的许多有聪明才智,能担当,有建设性。如前边女人堡里提到过的露易丝,她的丈夫杜邦先生制作的机械,光学,天文学的仪器,陈列在珍宝馆,现在成了博物馆。杜邦先生和他的秘书卢梭还一起出版了《论科学与艺术》,只不过卢梭名气更大,让人们忽略了真正的主角杜邦而已。

 

卢瓦尔河谷,用“人杰地灵”来形容不算夸张。历代帝王贵戚的青睐这片土地,把智力,财力尽情的在此挥洒。十五世纪的女英雄,被视为法国守护神的贞德出生在这里。旅居在此的名人像是乔治·桑,卢梭等人也是不胜枚举。达·芬奇的晚年也是一直在这里度过。他最后的居所吕塞城堡现在成了达·芬奇博物馆。

 

有人说,你要想完整地触摸法兰西民族的灵魂,只须去两个地方:巴黎和卢瓦尔河谷。如果把巴黎比做展示法国的客厅,那卢瓦尔河谷则是古典而恬静的后花园,游客们可以在田园牧歌里,去感受法兰西风情的精致,优雅与浪漫。

 

香波堡的法式花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林下闲人 回复 悄悄话 跟读,文笔真好!谢谢分享!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我也是巴黎一日游,去的也是这三个城堡。我听到的是,那时候睡觉不能仰卧,因为那是死人的姿势。所以应该卷体侧睡。因此床都是短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