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村莉莉

自然风光,动物人文,路途见闻
正文

奇幻的冰洞与瑰丽的冰川

(2024-06-23 06:00:26) 下一个

来到冰岛,参加冰川活动是必选。八年前选的是徒步瓦特纳冰川,这次想换个样,就选了一个探冰洞的项目。

 

预定的日期赶上下雨,淅淅沥沥的小到中雨下个不停。大雾一阵阵弥漫过来,悄无声息的挡在眼前,五米之外啥也看不清楚。快到目的地时,路过一个形状奇特的怪山,向导马腾说这是《权利的游戏》等好几部科幻片的拍摄地。于是,大家就要求下来照个相。轮到我时,一阵大雾,拍下的照片连个山的影子都见不到。

 

到了一小片空地停下,按照马腾的指导,在登山靴外套上冰爪。一行人中,六个来自美国,四个来自澳洲—一对情侣加上女儿和我。他们都是雨衣雨裤防水鞋全套装备。雨裤的裤脚是小喇叭形,会盖住鞋子,让雨水直接流到地上。女儿和我没置办这行头,雨水顺着贴身的裤脚流进了登山鞋,走起路来吧唧吧唧作响,脚趾被水泡着,迈步沉重。

 

环顾四周,犹如来到了一个露天煤矿。空中雨水与大雾混合,灰蒙蒙的,山影和大地也是黑乎乎的。雨水浇在冰上,上坡下坡,又湿又滑。雨水打在脸上,不时擦一把,才能看清前方的路。吃力加小心的每一步,都是在体验“花钱买罪受”的感觉。不过,既然也无退路,就硬着头皮上吧。

雾气时聚时散,走了没多远,便觉得周围景色非同寻常。这里不是看上去一马平川的冰川,而是尖峰林立,沟壑交错。一个个尖峰看上去黑不溜秋的,雾淡的时候,蓝白色的冰体就能显现出来,和黑灰交织成一道道道条纹。站在谷底,脚下一蹭,便会触到光滑晶莹的冰面。如果一阵风能掀掉这层黑色外套,该是多么耀眼美丽的仙境呀!

 

马腾领着我们登上一个高坡,眼前是一个巨大的盆地,四周被黑灰白三色的冰山环绕,冰山形状刚硬,到处棱角分明。正面对着的,是一巨大的冰拱,中间的圆洞边缘光滑,是大自然雕琢的一件精品。谷底,黄色的水流左冲右突,被冲刷的冰体形状弯曲有致,加之火山灰的深浅不一,随便哪个角度去看,都是一幅雅致的水墨画。

 

马腾说,如果雨再连着下几天,这条冰拱将会融化消失,后来的人可能就看不到了。

从这儿开始,冰洞便一个套一个显现出来。这些冰洞高低形状各有不同。直上直下的像天井,人站在井底,只能看到一小片天空。幽深不见尽头的像隧道,洞口处就有几分神秘感。短的冰洞两头见光,里边的冰壁格外的晶莹闪亮。还有开放式的,一道拱门后边是开阔的冰坡。

 

冰洞最神奇的是它的色彩,冰洞在冰山的位置,冰层的厚度,冰洞的长短和高度,都会影响到光的吸收和反射。即便在同样的天气条件下,一个个冰洞也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质地和色彩。有的蓝白相间,有的黑绿交错,也有的灰白混合。碧绿的,暗黑的,浅蓝的,即使在雨中雾中,也能看出玉石那种盈盈的光泽和温润的质地。

 

我们穿梭其中,被这自然的创造迷倒。旅途中,曾登上过好几处著名的冰川,也见过几个冰洞。但从未见过像这样的场景:冰峰错落交织,冰洞比比相连,冰墙如此之高,冰拱如此之大。也不曾想到,黑色的火山灰进入冰体,会呈现出这般质朴的大美。在这一方冰的世界里,有仙境的虚渺,更有魔界的蛊惑。

 

拿出相机,不顾雨水一个劲儿的拍照,引得同行的几个人询问:“你用的是防水相机吗?“ “目前,它还能工作” 我应答着,心里做好了牺牲这套相机的准备。淋坏了这台最顺手的尼康八五零相机和旅游镜头,会心疼一阵子。但如果不保存下这难得的记忆和场景,可能遗憾伴随的时间会更长。(Ps,老公吴二没有同行,不然,管天管地的他会连相机也不让拿出来,窃笑)

我们参加的这个冰洞探险全称是卡特拉火山冰洞游(Katla Volcano Ice Cave Tour)。一路上,马腾都在和我们讨论着这个火山如果爆发的危险性。

 

卡特拉火山的火山口直径为 10 公里(6 英里),上面覆盖着 200-700 米(660-2,300 英尺)的冰川,上次大爆发的时间是一九一八年。火山通常每 40-80 年喷发一次,这个火山已经逾期二十多年。人们有理由相信,它在酝酿着一次巨大的爆发。

 

据维基百科介绍,1755 年那次的大喷发,高峰时的洪水流量估计为 200,000–400,000 立方米/秒(比亚马逊河、密西西比河、尼罗河和长江的平均流量总和还多。)

 

有人说,火山爆发是地球的一次深呼吸。没有人知道它下次的的出气时间。我们只知道待它爆发时,现在这些冰山冰洞的美景将不复存在,即便多少年后冰川恢复,也将改头换面。我们所看到的是不可再生的奇瑰景色,弥足珍贵。

 

冰洞是冰川孕育而出,两者有点类似母子关系。这些黑冰与冰洞的母亲是冰岛第四大的米达尔斯冰川 (Mýrdalsjökull)。这个冰川火山灰较多,缩减的速度也快,有不久的将来消失的危险。

 

冰岛的第一大冰川是瓦特纳冰原。面积为八千一百平方公里,约占冰岛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瓦特纳冰川公园里比较容易到达的是斯卡芙塔山冰川和斯维纳冰川。

 

斯维纳冰川是我们上次徒步的那条。八年过去,放上照片对比,变化不大,还是挺让人欣慰的。

 

二零二四年的斯维纳冰川

八年前的同一条冰川

 

从停车场徒步一点八公里才能到达的是斯卡芙塔山冰川,是瓦格纳冰原中,也是整个冰岛最大的一条。不知为什么,我们第一次来时,到了游客中心,却没走到这条极其壮观的冰川面前。

 

从正面看上去,冰川宽大宏伟, 。背靠的冰原似乎辽阔无边。冰川的前沿,并不是通常我们所见的冰舌形状,而是断崖式的横面。有点像阿根廷的莫瑞冰川。下图中前方有人,正好作为这段冰崖高度的参照。冰川的下方还有一个湖泊,湖的面积已经不小,上面也飘着许多的浮冰,成了第二个杰古沙龙冰湖。

 

欣赏冰川的瑰丽,徒步登上是最好的方式。但有年龄限制,一般是十到十二岁起始,无上限。外孙女和外孙不够年龄,仅在冰川脚下,也是玩的不亦乐乎。三岁多的外孙坐在冰川前的草甸上不想起来。六岁多的外孙女独自完成了来回三点六公里的徒步。有人说冰岛不适合孩子。这并不准确,喜欢大自然是许多孩子的天性,热爱自然的习性也应该从小培养。

 

斯卡芙塔山冰川

上图是冰川前的冰湖

 

杰古沙龙冰湖(Jökulsárlón)是瓦特纳冰原的另类的孩子,准确的说,是地球变暖的副产品。冰川水融化形成了一个深湖,冰山上分裂出来的冰块飘流过湖面,形成了一种奇特的风景。自己几年前写过一篇题为《为美丽的冰湖折腰》的文章,介绍了它的美丽,不再赘述。

 

冰湖大桥的另一端,是黑沙滩与浮冰,人们称之为钻石海滩。自然天成的浮冰大小不一,形状各异:有像动物的,有像生活用品的,一件件如冰雕艺术品。颜色也有差别,有的完全透明,有的呈玉色,看不透内里。黑色的沙滩恰如展台上的金丝绒台布,衬托出了冰雕的冰清玉洁,宛如童话世界。

 

 

第一次来冰岛,上冰川,游冰湖全赶上了晴天。这次探冰洞是在雨天,看冰川和冰湖是阴天。雨天的朦胧,阴天的真切,晴天的明快,日落的浓烈,都有了记录。这样,冰洞,冰川的瑰丽与奇幻便有了多个层次的展现。

 

八年前的冰湖日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好壮观的照片,赞!我们上次去冰岛就没去你第一部分写的冰洞。广告挡住了第一段,所以不知道那些冰洞是在冰岛的什么地方,好烦人。
后面的冰川我们都去过的,你的分享带给我美好的回忆,谢谢。你那两张八年前后的冰川对比尤其有趣。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