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黄河不会倒流

开直言,广视听,理之萌也;甘谄谀,蔽近习,乱之象也
正文

中篇小说 《向阳处的花海》(1)序章

(2024-05-26 21:49:01) 下一个

本故事出场人物、地点均为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切勿对号入座。

插入图片为midjourney制作,无版权所属。

 

序章

          嫩河市第二十三中学初中部的校门位于育安路与永乐大街的交叉口,这周边是嫩河市内机关的聚集地,称之为嫩河市的政治中心也绝非言过其实。公交车每日里来来回回,放学时的家长接送更是让这条道路上车水马龙,行人不绝。可是在这样一个暑假的夜晚,这样一个阴冷潮湿的下雨天,这里却是静悄悄的。

    时间已经是深夜,却有许多人聚集在嫩河市第二十三中学的校门口。远远的可以看到靠学校一侧的辅路上停着两辆巨大的垃圾车,在离校门不远处还有一台专门用于处理废弃液体的污水回收车。以23中为中心,育安路道路全段与永乐大街的中段被完全封闭,禁止普通机动车通过。永乐大街主路与辅路的间隔用绿化带上,每隔几步就有一名身穿防水警服的干警在站岗,他们是嫩河市临时调拨的安保警力和周边派出所的协警。能够看出这些站岗中的人们,神色十分紧张,全神贯注的注视着道路对侧的动静。

    在警戒线的最内侧,也就是正对着23中正门铁栅栏的位置,是一支身着耀眼橙黄色制服的队伍,这支队伍看上去有2、30人的规模,他们手中拿着簸箕、扫把、冲洗用的喷壶、水桶等工具,从他们手持的工具不难看出这是一支环卫工人队伍。他们的防水工作服被雨水沾湿,在路灯与照明用的强光灯的照耀下,偶尔散发出耀眼的光芒,那是环卫制服上的安全光带的反射造成的。与平日里那种在街边工作时的闲适与放松不同,环卫工人们那饱经风霜的脸上表情更显得沧桑而凝重,他们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在警戒线之外,与23中校门倾斜相对,位于永乐大街的南侧的道路上同样聚集着一些人。他们撑着不同颜色的伞,穿着花花绿绿的雨衣。他们中的许多人双眼红肿,脸上的泪痕还没有干透。但是已经没有人再发出什么哭喊声,只是偶尔在人群中能够看到轻轻耸动的肩膀,听到抽泣时产生的低沉呜咽。因为哭的太久,他们眼中能挤出的只有鲜血,喉头驻留的只有苦痛的哀鸣。在这夏末的夜晚里,他们感受着造物主带来的彻骨寒意。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这群人就这样久久的伫立着,似乎是在为什么送行,又像是等待着由什么神明带来的奇迹。

    而在永乐大街北侧,嫩河市教育局的停车场上,一辆普通的黑色轿车停在那里。聂权生坐在驾驶座上,扭头看向坐在后座上向23中校门处不断眺望着的女儿聂晴。聂晴原本整齐的短发此时看上去很纷乱,眼睛又红又肿。她的手支撑在车门的内侧,透过雨滴的缝隙拼命地向学校的方向望去。由于脸贴的太近,车窗的内侧很快形成了一层薄雾。她便胡乱地用手涂抹几下,但很快车窗上又形成了一层新的雾气,她便又用手去擦。原本娇嫩的手因为这种粗暴的动作而变得有些发红。聂权生知道,女儿一定在生自己的气,因为无论她怎么哭怎么闹,自己这个当父亲的都禁止她打开车窗,更禁止她下车。

    事实上,仅仅是此时出现在这里,聂权生已经是把自己的仕途和前程放在了一个极为危险的境地。他是这次事件的直接参与者之一,过去的几天,对他来说像是几个世纪那么长。他未曾有过这样的精神挣扎,也没有经历过这样的无力感。作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他感觉到自己所秉信的一切现实都受到了挑战,对错黑白,一切的一切都变得模糊不清。那么,这样的事情对于青春期的女儿来说是什么呢?在本应最无忧无虑的年龄,在最敏感最脆弱的时期,却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期待的所有美好,都在一瞬间化作齑粉,随风而逝。

     作为一名父亲,看到女儿每日里不休不眠,不吃不喝,她实在是拒绝不了女儿的哭诉与请求,最终还是在这个错误的时间出现在错误的地点。 但是,看到聂晴现在的样子,聂权生不但没有觉得宽心,反而像是吞下了一千根针般的刺痛。他真心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被她期待的那个人,拯救她的朋友于灾难,消弭她无法承受的痛苦,让这世间恢复其应有的秩序。但是,他却眼睁睁的看着一切发生,让悲伤一幕又一幕的上演。只是成为又一个袖手旁观的人,在这里长吁短叹又毫无作为。

    夜深了,秋雨下得更急了。雨珠噼噼啪啪的打在车子的挡风玻璃上,雨刷摩擦着玻璃发出嘎吱声,像是在为这样一个寂静而又悲凉的雨夜伴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