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中欧小国十日游(一)

(2025-05-12 12:55:00) 下一个

Day one 

行程安排:到达慕尼黑机场,转乘出租车到萨尔茨堡,游览萨尔茨堡旧城区及米拉贝尔宫及花园 (Mirabell Palace  &  Mirabell Gardens )

 

中午12点半左右,我们的飞机准点到达慕尼黑机场,机场人流很少,入移民关时也不用排队,这还真有点出乎意料,要知道慕尼黑机场可是欧洲的重要交通枢纽啊。

 

 

通过WhatsApp 联系上预定好的出租车司机,很顺利的坐上出租车开往我们这次行程的第一站:奥地利的萨尔茨堡(Salzburg)。

 

司机挺友好,为我们准备了两瓶水,迫不及待喝上一口,妈呀,是又咸又苦的汽泡水。

 

汽车在高速上飞驰,虽然已是四月中旬了,但公路两侧的树丛似乎还没完全从冬眠中醒来,阴暗的天空下,几乎还是光秃的树木飞闪而过,德国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只是一般般。

 

注意到德国的高速公路跑的车辆大多数都是德国制造,比如奥迪,奔驰,BMW 等,并没有看到据说已抢占欧洲市场的中国电动汽车。

 

究竟什么时候过了国境线来到了奥地利的地盘浑然不觉。当汽车行驶至离萨尔茨堡大约还有半个多小时的时候,路边的景色变得生动起来,翠绿的原野上被一群红顶房子点缀,偶尔有一尖顶教堂嵌在其中,衬托着背景后还有积雪的阿尔卑斯山脉….倒也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租住的房子就在萨尔茨堡的老城区靠萨尔察赫河河边的区域。房子背后紧挨着莫扎特故居(Mozart's Birthplace)。萨尔茨堡要塞(Fortress Hohensalzburg),王宫广场(Residenzplatz Square),萨尔茨堡大教堂Salzburg Cathedral),米拉贝尔花园 (Mirabell Gardens )等地标建筑都在几百米之内。

 

房子挺旧挺小,但除了洗碗机之外,其他洗衣机,冰箱,微波炉倒是一应俱全。之所以选择这里主要贪图方便,旁边有一家奥地利连锁大型超市( Billa) , 餐馆更是多得让你不知道吃什么才好。置身于热闹的街区,白天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夜晚倒是出奇的安静,看来萨尔茨堡人不喜欢夜生活。

 

 

放下行李,我们随即来到街上闲逛。萨尔茨堡城区沿河两岸而建,总共有十三座桥梁连贯两岸的交通,其中挂满情侣锁的马尔科·芬戈尔德桥 (Marko Feingold Bridge)位于老城区,这是一座人行桥,河两岸景观美不胜收。站在桥头,往北看三座尖顶教堂隔河相望,往南望去萨尔茨堡要塞高高耸立在山顶上,甚为壮观。

 

 

我们走街串巷,其实老城区的街道布局挺规整,主街每隔十多米就有一个半月型门洞,进入门洞就是一条小巷,穿过去又是另一条街道。我们租住的公寓就在十七号巷。

 

 

我想萨尔茨堡人最引以为傲的是这里出了一位世界著名音乐作曲家莫扎特了。除了莫扎特故居(Mozart Residence)和莫扎特出生地(Mozart birthplace)博物馆之外,还有很多店铺以他的名字命名,如莫扎特餐馆,莫扎特糖果店,莫扎特电梯……

 

其实不太为之知晓的是,萨尔茨堡还出了一位传奇的音乐指挥大师 赫伯特·冯·卡拉扬。卡拉扬于1955 年登上柏林爱乐乐团总指挥的宝座,其后的30年间为德意志留声机录制了330余张唱片,他的艺术灵魂也在通过这些唱片影响着世界一代又一代的音乐爱好者。

 

莫扎特出生地博物馆(Mozart's Birthplace)

 

萨尔茨堡与音乐有着深厚的渊源。《音乐之声》于1965年上映并斩获五项奥斯卡奖。这部经典电影将震撼人心的故事、一流的音乐以及萨尔茨堡的秀丽景色完美融合。这座城市也因此名声大震,每年有超过35万“音乐之声”粉丝来到这座城市,追寻特拉普一家在原拍摄地的足迹。

 

王宫广场(Residenzplatz Square),朴实无华,三只龙头依旧不停地喷涌着水柱,想起玛丽亚一边唱着“我有信心” '一边挑战性地用手撩起池水向龙头泼去,那歌声依然在脑海回荡:I've always longed for adventure, To do the things I've never dared, Now here I'm facing adventure,Then why am I so scared?”

 

 

街道上,一辆马车滴达滴达缓缓驶过,想起玛丽亚领着孩子们坐着马车,一路欢歌,感受到当年玛丽亚与孩子们的足迹无处不在。

 

 

此时正值春暧花开,米拉贝尔宫的花园满园春色,梧桐树吐出嫩芽,各种花朵竞相争艳,郁金香尤其夺目迷人,花园里游人如织,这里不单是游客打卡的景点,也是当地人享受悠闲的地方。

 

 

电影里许多经典片段就是在米拉贝尔宫的花园(Mirabell Gardens)拍摄的。漫步在花园中,冯·特拉普家的孩子们一边学唱“哆来咪”,一边像音阶一样跳上跳下台阶的场景的历历有目。

 

 

花园一侧的米拉贝尔宫(Mirabell Palace)最初建于1606年,是旦迪特里希·冯·雷特瑙大主教于为他的情妇莎乐美·阿尔特及其15个孩子所建造,几经易主改建,如今这座巴洛克风格宫殿与花园免费对游客开放。

 

 

宫殿的大理石厅(Marmorsaal)富丽堂皇,它曾是大主教的宴会厅,如今用于举办婚礼、会议和颁奖典礼,音乐会等活动。

 

 

通往厅堂的是奥地利雕塑家格奥尔格·拉斐尔·唐纳创作的“天使楼梯”,白色大理石栏杆上装饰着众多小天使雕像,栩栩如生。

 

 

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小土豆_0130 回复 悄悄话 97年去过奥地利,在维也纳工作了18天。也许是当时第一次出国吧,因此留下美好的记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