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ix
行程安排:上午温特加峡谷 (Vintgar Gorge), 下午博希尼湖 (Lake Bohinj)
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Triglav National Park)是斯洛文尼亚唯一的一座国家公园,它的名字来源于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山峰,也是这个国家的最高山峰 - 特里格拉夫山峰。可以说海拨9395英尺的特里格拉夫山峰是这个国家的象征,它也因此被刻在斯洛文尼亚的国微上。
这座涵盖面积880 平方公里的国家公园不单有着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和植物,还具有丰富多彩的地貌,其中包括广袤的原始森林、连绵的山脉,迷人的高山牧场,以及冰川和积雪融化所形成的瀑布、河流,湖泊,峡谷。对于徒步爱好者,公园里有许多标记清晰的步道,能让你走进大自然的深处,近距离感受它的神奇与壮丽!
温特加峡谷位于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东部边缘,与布莱德湖那壮阔而又平静的湖光山色不同,你在这条长1600米,深250米的峡谷里看到景象将是一条窄窄的奔腾不息穿过险峻悬崖峭壁的河流(拉多夫纳河)。这条卧藏在山谷中的巨龙是由融化的冰川雕琢而成,是大自然的神笔之作。
自从130年前三位探险家首次踏足神秘的温特加峡谷以来,当地人就深知他们有责任要保护这处斯洛文尼亚最大的自然奇观。因此参观温特加峡谷有很多限制:1)峡谷每天最多只能允许245人参观,所有游客需要预先在网上订票。2) 不能直接开车到峡谷,游客先要开车到指定的停车场,从停车场到峡谷入口只有一辆通勤巴士来回接送游客,3)温特加峡谷是单向道(反方向行走要罚款50欧元),从峡谷出口处游客将要沿着山间步道走回停车场。
网上订票时我选择的时间段是9:30 - 9:45 am , 出票后显示入口时间是早上9:37 am, 完全理解规定访客参观时间段以达到限制人流,但精确到小数点后2位,有点儿不得其解,怎么搞得像登飞机似的那么准确?
实际上在乱烘烘的入口处根本就没法按时“登机”,等我们真正进入峡谷已经是“晚点”半个多小时了,每人发一顶安全帽(偷偷说一句,帽子很臭,最好带上湿纸巾擦一下),出发!
我们沿着锚固在悬崖边上的木栈道和架设在峡谷之间的木桥(据介绍在险峻的山壁和湍急的河流中修建栈道极具挑战性)在拉多夫纳河上左右穿梭,顺着水流蜿蜒而下。
相对于峡谷的地貌,也许峡谷下面的河流更能带给你惊喜:河水在柔和的光线下熠熠闪烁,颜色不断地变换着,时儿如雪花般纯净洁白,时儿如晴朗天空般澄澈湛蓝,时儿如翡翠般晶莹剔透。猛然间,一缕阳光透过来,弥漫的水雾在水面上搭起了一座彩红桥,远处的树林也被染成金黄色……
河流顺着峰回路转的峡谷川流不息,象一曲动人心弦的交响曲,时儿汹涌澎湃,一泻千里,时儿温柔婉约,缓缓流淌,仿佛向你细诉它的诞生,它所经历的坎坷,它生命成长的历程…… 1.6 公里长的峡谷走完,意犹未尽。
峡谷尽头,一座坚固的石桥腾空而架,与桥下飞流瀑布相互映照,犹如给这首动人的乐章谱上了完美的结尾。
返回通勤巴士的停车处有两条不同的路径可以选择:其中一条路径较短且陡峭,另一条经过圣卡塔琳娜山谷 (Saint Catherine ),虽然路径较长但相对平缓,我们选择第二条步道。
当我们穿过一片绿荫的树林来到高坡上,视野一下子变得豁然开朗,坡顶上有一专门为徒步者而设的供给站(相当于高速旁边的服务区),除了一小餐馆,一牌扁介绍圣卡塔琳娜山谷的历史传说和徒步路线的地图外,最令人惊讶的是居然还有一座小教堂,周边并没有看到有任何住家,难道是让徒步者中途休息时顺便进教堂忏悔一下?
我们在这里简单的吃了一些东西,继续沿着这条半山腰上的羊肠小路往前走。一路上微风轻拂,视野开阔,美丽的圣卡塔琳娜山谷一览无余,连山谷尽头的布莱徳城堡和远在天边的雪山都依稀可见。山谷里那一片片平展的绿色田野令人赏心悦目,被一群房屋簇拥着的鲜红色尖顶教堂在阳光下分外耀眼……这画面似曾相识,这不正像是我们仙南渡山谷吗。在乡下住了几十年,出门旅游最喜欢的还是这种乡村风光。
很庆幸我们选择了第二条步道,风景这边独好!
博希尼湖是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内最大的一座冰川湖,这座面积比布莱徳湖大一倍的湖泊,没有湖边城堡耸立,也没有湖心小岛的点缀,看起来少几分姿色,连访客也少了许多,但它低调,平和,自带有一种天然去雕饰之美。
原本打算坐缆车(Vogel Cable Car)上山顶观看博希尼湖全景,然后再徒步走2公里(round trip)去看萨维卡瀑布(Savica waterfall),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来到博希尼湖已经是将近下午四点了,显然绕着湖边走一圈(总共11公里)也不现实,最后就只是在博希尼湖畔最热闹的地方 - 古朴的石桥和同样古朴的教堂附近转悠。这座位于萨瓦博希尼卡河(Sava Bohinjka River)流入博希尼湖入口处的石桥与据说历史可以追溯到11世纪的圣约翰教堂(St John the Baptist Church )互相衬托,构成博希尼湖最具标志性的地标。
虽说是最热闹的地方,博希尼湖周边要比国王湖冷清许多,在这里你看不到一家挨着一家的旅游纪念品小商店,仅有的两家小餐馆生意淡薄门庭冷落。湖畔边上的一大片树林和草坪倒是休闲野餐的好地方。
水边的一块大石头上立着一尊独特的金角羚羊雕像 - 它的名字叫兹拉托罗格(Zlatorog),它经年累月地守护着这片土地,迎接到这里的游客与徒步者。
兹拉托罗格被描述为自然的力量与美丽的化身,关于它的传说有很多版本,其中广为流传的是兹拉托罗格的金角是打开隐藏在特里格拉夫山脉巨额宝藏的钥匙,一位年轻的猎人为了拿到它的金角和山里的宝藏以取悦他情人贪婪的母亲,射杀了兹拉托罗格。最终的结局是猎人在攀山过程中失去平衡,跌入峡谷……我想这个故事要告诉人们贪婪和不尊重自然的终将会受到惩罚吧。
一组登山者的雕像引人注目。1778 年8月26日,四位博希尼的原住民,用了三天时间,率先登上了特里格拉夫山峰,这组雕塑就是为了纪念他们而建。我由衷敬佩他们的勇气与毅力,他们值得被后人铭记。
离湖边步行不到10分的斯塔拉·富日纳 (Stara Fu?ina )是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内的一座典型的阿尔卑斯小山村,这里是好几条国家公园徒步路线的源头,是徒步爱好者的落脚点之一。
离开博希尼湖之前我们到村里打了一个转,村里大多数房屋都是简朴的木质结构,街道空荡荡的几乎看不到人迹,好不容易遇见俩人,还是骑着高头大马过来的。村庄常住人口不足600人(斯洛文尼亚人口非常分散,有超过半数的人散居在只有几百人的小村庄),即使像这样“巴掌大”的小村落也有一座小教堂。宗教信仰,欧洲人曾经的精神堡垒,远比马克思主义要深入人心,从这些遍地开花的小教堂可见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