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seven
行程安排: 开往皮兰(Piran),中途停留克拉尼斯卡/ 亚斯纳湖(Kranjska Gora/ Lake Jasna )和什马特诺 (Šmartno)
克拉尼斯卡位于斯洛文尼亚,意大利和奥地利三国交界处,要想一天之内踏足三个国家,在这里是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的。当然大多数人来这里是为了冬季滑雪。克拉尼斯卡是斯洛文尼亚热门的滑雪度假村,夏季也有很多活动哦,比如登山徒步,山地自行车,骑马等。
这里是户外运动爱好者的天堂,本人并非爱好户外运动,在这里短暂停留只是为了一睹这座高山小镇和旁边的亚纳斯湖的风采。像这样不用太费力气的健步,又能观赏不至于人头攒动的自然风光才是我的最爱!
小镇被朱利安阿尔卑斯山脉环绕,环境优美,充满阿尔卑斯地域风情,还没来到“市中心”的我就已经被山脚下那一幢幢别致的建筑所吸引,拿着手机从车窗内咔嚓咔嚓照了起来。
小城主街两旁的房屋要比Stara Fu?ina“高档”些,街头上三三两两的闲人,有骑车的,在溜狗的,也有坐在餐馆露台聊天的…… 漫步在阿尔萨斯木式建筑的街道,感受着当地人慢节奏的生活,时光仿佛也变得慢悠悠了。
亚斯纳湖(Lake Jasna)距离克拉尼斯卡小镇仅2公里,这座位于特里格拉夫国家公园内(Triglav National Park)的高山湖泊与其周边环绕的峻峭雪山构成一幅美伦美奂的山水画卷。
与布莱德湖和博希尼湖相比,亚斯纳湖娇小美艳,冰清玉洁。让我最为感叹的是那碧绿而又清澈透亮的湖水,犹如一棵美丽的天然斐翠镶嵌在巍峨群山环抱之间。Jasna 是一个很受欢迎的斯洛文尼亚女孩名字,意思是“清澈”,这个名字对这座高山湖泊来说是名副其实。
湖边也矗立着一座金角羚羊雕像,这只雄性的兹拉托罗格(Zlatorog)比博希尼湖那只更为雄壮,长着更加漂亮的金角,每位到访的游客无一例外的都要与这座青铜雕像合影。
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紧邻亚斯纳湖的萨瓦多林卡河(Sava Dolinka)几乎已经干涸,变成一条涓涓细流,那大片大片坦露着的河床,有一种苍凉的美,但也令人感触与无奈。
离开亚斯纳湖,我们沿着E-70 号公路继续往南,有意思的是这条公路一会儿在意大利境内,一会儿就又回到了斯洛文尼亚,我们在两个国家穿来穿去的。中途在意大利境内的加油站吃的简单午餐,那是我至今为止吃过的最好吃的披萨。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行驶,我们来了什马特诺(Smartno) - 布尔达山区最秀美的村庄之一。公路两侧的景象已经足以让我们惊喜:连绵起伏的丘陵上一片片排列整齐的葡萄树刚刚冒出嫩芽,一群群红瓦白墙的房屋散落在其间,好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
这里不单有美丽的田园风光,还有悠久的历史。置身于这片远离尘世喧嚣,还没被太多游客“骚扰”的净土之中,谁能想像到这里也曾经轰轰烈烈?一战期间,布尔达山区是意大利军队的大后方,为了防御奥匈帝国的入侵,意大利人在这里大兴土木,修建了公路、铁路、弹药库、营房、军医院、水库以及炮兵阵地等。
位于村庄附近梅伊尼克(Mejnik) 山上的观景塔(Gonja?e Lookout Tower)是俯瞰这片广袤田园全景的最佳地点。据说天气睛朗的时候,甚至可以看到多洛米蒂山脉。观景塔的旁边有一座铜像雕塑,它是为了纪念在二战中牺牲的315名布尔达人而建。
图片来源网络
景点周围三三两两的访问者都讲着本地的语言,看样子都是来自附近的居民(注:斯洛文尼亚虽然是小国,但有自己的语言,奥地利人都讲德语),这里没有像别的旅游景点那样餐馆众多纪念品商店林立,唯一的卖蜂蜜小摊也少人问津,我们上前买了两瓶蜂蜜,摊主自然是格外高兴。顺便提一句斯洛文尼亚的的蜂蜜纯度高甜度低,都是蜜蜂采集没受污染的野花釀成的天然产品。
下午4点多,我们到达这天的住宿地- 皮兰(Piran)。 斯洛文尼亚基本属于一个内陆国家,皮兰是为数不多的海滨城市,是斯洛文尼亚人夏季旅游度假的重镇之一。虽说现在是淡季,比起克拉尼斯卡(Kranjska Gora)和什马特诺(Smartno)小镇还是要热闹许多,据房东说夏季的时候这里将是人山人海,餐馆住宿爆棚。
我们租的房子靠近海边的老城巿中心,方便步行游览。由于市内限制外地车辆通行,没法直接开车到达,只能把车停在城外的停车场,再由房东开车接送。年轻的房东俩口子很热情,一路上向我们推荐当地景点美食,当晚我们就在住地楼下狭窄小巷里一家门脸很小的餐馆,享受了这次出行最美味的海鲜大餐。
这座城市历史悠久,我们居住的房子始建于1872年,也算是古迹了。房东买下这处房产精心装修,翻旧如旧,住在这里不仅能让你觉的舒适,也能感受到历史沉淀的痕迹。
从我们的住宅拐出巷口就是塔尔蒂尼广场 (Tartini Square)。广场以小提琴家兼作曲家朱塞佩·塔蒂尼的名字命名,它是这座城市的心脏,当地的重大活动和音乐会都在这里举行,我们在这里还碰见一群day trip 的小学生呢。
当你踩踏在广场白色大理石铺彻的地面时,你也许不会想到脚下曾是一片汪洋海水。最初这里只是一座停靠小型船只的渔码头,威尼斯统治时期(1283- 1797年),沿岸修建了市政厅,圣彼得堡教堂,威尼斯之家等建筑,使得这处天然的海湾变得兴旺起来。由于长年污水流入码头,于1894年奥地利统治时期,人们决定填海将码头掩埋,在原址上建立了这座大广场,作曲家朱塞佩•塔蒂尼的雕像于1896年在广场落成揭幕。
皮兰另一重要的地标建筑是高高矗立在莫尔戈隆山上的城墙(City Wall) , 城墙的建造最初可以追溯至公元7世纪,到1470年至1534年间,为了抵御奥斯曼帝国的入侵,城墙已扩建至把整座”V” 型半岛拦腰围截。如今只有位于城镇东南方向的部分城墙和六座塔楼依然保存最完好,经过翻修后重新向公众开放。
很高兴我们赶在日落之前爬上了城墙的塔楼,从这里拍到最美的日落,整座小城的红瓦白墙与落日余晖相互映衬,那美伦美奂的画面令人窒息,陶醉其中,忘乎所以,城堡8点关门了也不知道,被困在古老的旧城城堡里,后来还是在一位年轻小伙子的帮助之下从比较低矮的出口围墙跳了出来。
我们在风和平静的海边漫步,在古老的石板路上串街走巷,这座美丽的半岛得天独厚,有城墙的保护,有大海的馈赠,我想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应该是富足安康吧?这片土地曾经隶属于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曾经在铁托的铁腕统治之下,我却丝毫没有感受到共产囯家遗留下来的烙印,感觉此地的风俗人情更接近意大利。
在皮兰虽然停留不到24小时,却真的喜欢这座小城,足够大,不至于让你觉的无聊只能坐在海边发呆。又足够小,到哪里都可以步行,即使像我这样东南西北都分不清的人也不会迷路。
古朴的教堂几乎没有任何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