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青博客

凝聚水珠,点燃火苗,反洗脑。
正文

早餐桌上的争论:诗歌与流量

(2025-08-16 10:39:04) 下一个

早餐桌上的争论:诗歌与流量

——在麦当劳的清晨,我们讨论谋生与使命

文/马青

清晨的麦当劳,灯光冷白。咖啡不咸不淡,犹如平庸,却不得不喝下去的日子。窗外的街道,车流稀少。

我们面对面坐下,他身上带着坐过牢的人才有的那种冷静与锐利,像刀锋收在旧布里。

我说:“我最近在做一个朗读频道。我的目的有三:揭露中共,给这个圈子的人打气,开启民智。”

他喝了口咖啡,一字一顿地说:“揭露中共的自媒体很多,不缺你一个。我们这样的人,不需要打气,至少我不需要。至于诗歌,受众本来就小。我们的圈子已够小了,在这个圈子里,喜欢诗歌的人更少。两个圈子的交集处,才是你的受众,那就更少了。”

他的眼神,像是在为我算一笔冷冰冰的账。

“第一要务,是冲流量。”他说,“流量上去后,再往里面添加思想,就容易了。你完全可以从心理、健康这些角度切入。只要有一万订阅量,就等于一份工作,比你现在做牙医助理每小时挣17美元划算。马里兰的最低工资是15美元,你相当于拿最低工资。可现实是,从7月28日到现在,你的诗歌朗读频道只有14个人订阅。这样读诗,流量是上不去的。”

我笑了笑:“我的长处是写诗,现在,又加上读诗。如果我放弃长处,去做心理或健康,就是用我的短板和别人竞争。我的诗并不狭隘,我也写家庭、教育,这些不是每个人都关心吗?做流量要花很多时间,而我有太多东西要写。两者之间,存在矛盾。”

他看了我一眼,像是在说:你固执得可笑。

我转而追问:“出了国,还有没有人关心真实的中国?我的随笔,就写真实中国,我的诗歌也一样。要不,干脆让机器人朗读我的随笔?”

他摇头:“最好还是你自己读。机器人没有温度。你说气息不够,吐词不清,可真实的声音才有力量。”

我沉默片刻,想起朋友说过:YouTube上,有人朗读某某的杂文,听的人很多。随笔、杂文或许是流量的入口。诗歌是小众的,但随笔可能把门推开。

咖啡渐渐凉了,我们都没有说服对方。

他讲流量,我讲诗。
他算谋生的账,我数心里的火种。

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处境:
一边是冷咖啡,一边是热诗。
一手数流量,一手数心跳。

冷白的灯光依旧笼罩着我们,但在心底,我听见另一种亮光:
它不属于流量,它属于诗,属于使命。

朋友,要是我朗读我的随笔,你想不想,找个清晨或夜晚,听听?

马青朗读 Ma Qing Voice
youtube.com/@maqingvoice

2025年8月16日 马里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辣 姐 回复 悄悄话 我的朗读,在频道 youtube.com/@maqingvoice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