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沈复和芸娘

(2024-06-05 11:53:02) 下一个
冒辟疆写董小宛,满纸夕阳余晖,应了那两句诗: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字里行间只见董小宛的诚笃努力、谨慎劳碌,不见一点欢欣。冒辟疆行文的初衷就有问题,忆的是他自己的一段清福,而非两个人的生活。《浮生六记》则不然,沈复的笔触如万千情丝,芸娘在时一刻不离芸娘。同是追忆,以情为度,高下立判。
沈复对芸娘,从少年恋慕、婚后的如胶似漆再到颠沛流离时的相依为命,可谓自始至终一往情深。芸娘对沈复亦复如是。他们被偏心的父母逐出门,把女儿送出去做童养媳,让人不由为他们的际遇唏嘘感叹。
试想如果沈复的父亲能把“挥金如土尽为他人”的慷慨分给芸娘夫妇一点点,他们的女儿也不会在严冬衣单股栗还“强曰不寒”,他们的儿子也不致失去父母照顾少年早夭。
又或者沈复运气好,有个可以养家糊口的“工作”,也能在亲人掣肘、同室操戈之际安置好妻儿,过上芸娘所说的菜饭饱、一室慵慵的神仙生活。命运偏偏对这对平凡的夫妻穷追猛打,除了两情相悦什么也不肯再给他们。
有诗云:贫贱夫妻百事哀,沈复清贫,但不低贱,所以薄薄一本书中、半生的穷困里不乏情趣盎然的生活,并非百事都哀。
芸娘对女儿说自己情痴,“幸而你父遇之厚”。有知音如此,贫困、病痛和那些飞短流长又算得了什么呢?虽然他们经济上一直运气不佳,但精神上是满足的。
面对百万敌兵的恐惧绝望,远不如家庭倾轧更让人胆寒心碎。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