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梦》金玉良缘是谁提的

(2024-06-23 05:54:12) 下一个

《红楼梦》宝玉闲来无事去探望宝钗,第一次直接描写了宝钗的模样:宝玉掀帘一迈步进去,先就看见薛宝钗坐在炕上作针线,头上挽着漆黑油光的纂儿,蜜合色棉袄,玫瑰紫二色金银鼠比肩褂,葱黄绫棉裙,一色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这样家常的宝姐姐跟宝玉说了两句话,就提出来要鉴赏下宝玉的玉,可见成日在家听别人说,在心里惦记着要看看很久了,这次终于得到了机会。

看宝玉的玉,又反复念了两遍玉上的字 ,是个颇有点争议的举动。宝钗的丫环莺儿未必识字,听了两遍都听出玉上的字和宝钗金锁上的话是一对,宝钗肯定一见之下就知道是一对了。宝玉或者还不留心有金玉良缘这一说,宝钗必定心知肚明。

探春占花名抽到“必得贵婿”的签字第一反应是扔掉签子,说是混话。同样是闺中小姐的宝钗发现玉和金锁上的句子是一对儿,应该想到金玉良缘然后闭口不提才是。这样一念再念,把心里的沉吟表现出来,对一贯低调的宝钗来说有点反常。难道她真的是故意念想让宝玉知道么?

宝钗当时有望进宫,虽然常听说宝玉的玉,未必把宝玉当作最佳结婚对象。看到玉上的字宝钗第一感觉应该是纳闷,反复念是下意识的反应,是在心里衡量这个对子预示着什么。很多时候人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都有神奇的预感,可是不事到临头绝不会相信。宝钗可能在心里想到金玉良缘应到宝玉身上,但此时有蟾宫折桂的机会,并不会信以为真。

莺儿听到玉上的话,说出了金锁,宝钗说没有什么字,这个反应就对了,她不想宝玉知道金玉上的字是一对。

可是谁都知道勾起了宝玉的好奇心不让他看是不可能的。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真与我的是一对。”莺儿笑道:“是个癞头和尚送的,他说必须錾在金器上……“宝钗不待说完,便嗔他不去倒茶——。莺儿听出金玉上的字是一对说出来,是因为宝钗问她为什么不去倒茶,有情可原,后面没人问就说起癞头和尚就有点多话,会把宝钗和宝玉此时置于尴尬的境地。

宝钗的莺儿和黛玉的紫鹃相比总显得小家子气。

同样关心自家姑娘的终身大事,紫鹃行所当行、止所当止不失大家身份,莺儿就总有点孟浪。过年跟贾环掷骰子论输赢、还有一次帮宝玉打络子,差一点就跟宝玉说到宝钗世人所无的好处,给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丫环不很懂规矩。

后文明确说,薛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可见正式发布金玉良缘说法的是薛姨妈。

宝钗有机会待选进宫是,金玉良缘的“玉”未必一定指宝玉。后来进宫无望,宝钗又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薛家的商人身份不容易接触到别的“有玉”的合适对象,这个“玉”才成了宝玉那块“玉”。

因为有金玉一说,宝钗远着宝玉,就如同薛科和邢岫烟订婚后跟宝钗宝琴在一起就不很自然一样,有点避嫌的意思。也说明在事态发展未明朗之前,宝钗和宝玉的金玉良缘一直都作为可能性存在着。

小贴士:系列叢書《漸行漸遠金瓶梅》和《日日雜談》已在亞馬遜上架,搜索一窗青山即可找到,後續預計將陸續上架《金瓶梅》賞析文章二百多篇,《日日雜談》小品文五百篇和《紅樓夢》賞析多篇,供大家消磨時間、佐茶佐酒,敬請關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一窗青山 回复 悄悄话 薛姨妈那次给了读者个渺茫的希望,从当时薛宝钗说要把黛玉说给薛蟠看,这娘俩都真真假假。
红米2015 回复 悄悄话 薛姨妈曾说想把黛玉说给宝玉,看来她们母女都未曾想过与荣府亲上结亲。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