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自己思想和情绪的深处就像是要走入一条暗巷,如果你自己走,也许你走不下去,中途就放弃了,所以很多人选择找人陪着自己走,可以是心理治疗师,朋友,或者亲人,而我选择在这个博客。直视自己生活中的伤痛,对自己生活负责,才能让自己的内心获得治愈。有时我们明明拥有一把钥匙,能打开更好的未来,但是就要有人提醒一下,你应该找找被遗忘的钥匙。在“也许你该找人聊聊”的书里提到一个动画,动画中一个人双手紧紧抓着眼前的牢笼,想要挣脱,却无能为力,然而就在牢笼的两边,却是两个敞开的大门。有多少人一辈子都无法绕开那些牢笼里的栏杆,或者说他们故意无视敞开的大门,有时惩罚自己,会让自己觉得心安。
我是否也有我的牢笼,是否也死死抓住那栏杆,不愿转头去看敞开的大门?我的牢笼就是我觉得我要坚强。这是一个非常隐秘的牢笼,我会对自己说这怎么是牢笼呢,坚强不是好事吗?不是我们都应该具有的品质?我记得一位朋友曾经对我说,说我在感情上特别冷漠,或者说比较难与人共情。我后来发现我对自己的孩子也这样,有时孩子摔倒了,或者受了惊吓,来找我时,我会特别理智地询问具体情况,给出解决方案,可是我却忘了去拥抱一下他。前一阵子意外知道有位同事可能和她丈夫分居了,我第一反应就是装糊涂不去了解。我当时地感觉就是我要逃避,因为我害怕共情,害怕别人的事情会触动我的伤处。后来我一直想打电话去给那位同事问一下她的情况,可是我总是找各种借口逃避。
这个牢笼也是我害怕和别人建立亲密关系,我拒绝深度了解别人,因为那样也意为着我要在别人面前卸下我的盔甲。我在我和别人之间建起厚厚的墙,我不想去了解太多别人的感情,心理,我也不让别人看到我的脆弱,不安。这种孤独,距离感让我觉得很安全。就像约翰用愤怒来掩饰自己的脆弱,像瑞塔用“没有人喜欢我”来隔离自己。当有机会让我往边上看看是否有门的时候,我就会负面地去解读别人说的话,这样我就会有借口退回到熟悉的,让自己觉得安全地孤独中去。
我的婚姻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的这种态度也是造成不可挽回局面的原因之一。而我一直无法打破局面,任由它越变越糟,也因为我害怕改变,害怕把自己的脆弱展现给对方。我一直坚持的是,我没有你也行,而对方却是需要一个会撒娇示弱的女子。虽然我性格温和,脾气很好,可是我内心确非常好强。总之一切都无法挽回,我现在想我是否应该离开这个牢笼呢?我是否应该敞开心扉,直视自己的脆弱,不是做一个在别人面前坚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