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AI热度大涨,Open AI的ChatGPT推出一轮又一轮的新Vesion,先生也用它整理文档,写报告,总结……一边用一边大呼简捷方便,用词准确严谨,特别是写好英文文稿,再由它润色一下,效果甚好。正好我要做个健康讲座,他建议我用Chat GPT攒一个PPT,分分钟的事,省老劲了……
春节前后,国产的Deep Seek 腾空出世,更是震憾世界。让我感到如果不试试大有被时代淘汰的可能。于是下载了ChatGPT的app, 打算和人工智能聊聊……
有人提到,网上医生知识凿凿,问问我熟悉领域,也可以评价一下AI 的准确度嚒?
问了几个高血压药物治疗方法,回答倒是无误,不过也没有比Google有什么新意,倒是整理的很简洁明了,清清爽爽。
一日在文学城看到一则澳洲紫薇的文章,紫薇博主可是个大咖,读者是我的十倍,也曾在我的博客留过评论。她让ChatGPT评价一下自己的博客,博主认为评价的没有太大偏差,甚至还提到可以改进的建议。这显然是非常有趣的话题,不像千篇一律的什么治疗方案,用药指南,考察不出AI的独到之处。于是就请ChatGPT评价一下文学城的《笨鱼看世界》博客。大约1-2分钟,文字出现在我的屏幕上……我实在惊叹AI超强的阅读能力,一定是一目百行了,说不定一 目千行,我的博客有三十多篇文章,怎么2分钟就总结出来了呢?我得意地把评价截屏拍了下来,发给老公,“哈 哈,还有点道理,文如其人”。得意之余,我又问你 怎么看得这么快呢。GPT回答“我并没有看每一篇文章,我是根据多方面信息分析出来的。”有点意思,
既然分析能力强,那就分析一下作者的性格,年龄爱好吧。看了GPT的回答,不由哑然失笑,居然把我的年龄拦腰砍了一截,哈哈,也许我的心理年龄还是很年轻的。
诱导一下,我说“我看了笨鱼的文章,她有上山下乡的经历。”GPT回答“如果笨鱼有下乡经历,应当年龄在60-70。”我又问作者的教育及专业背景,回答请看截屏。
哇,太离谱了。尽管对老三届一代人分析的头头是道,不过你连博客的评论都没有看啊。我曾特地在12/8发了一篇旧文,有关77年高考故事,光评论就有十几个,既有77级的同窗,也有下一代,对那次改变个人和国家命运的高考,无不刻骨铭心。没想到GPT却遗漏了?同样对我的专业 ,也差了十万八千里,一口咬定我是个文科生,呜呼,严重打击我的自信啊! 看来健康话题不够多啊!
一下子对ChatGPT的失望油然而生。突然联想起文革中评《水浒》,太多连水浒都没读过的人一本正经地写批判文章,跟着报纸人云亦云……
对老公谈起我的失望,他说你以为你是谁啊,Chat GPT凭什么通读你的文章,你再试试DeepSeek。于是又下载了深度求索的应用程序,回答更让我无语,“截止2023年,我无法访问上述网站……”显然Deep Seek也不会翻墙。
细想起来,我对AI期望太高,它毕竟不会深度思考,怎么可能总结出如我所愿呢?也许我还没有学会应用AI的方法?我和AI都需学习啊!也许下次再它聊天,会有大进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