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

生活虽然平淡,却也有很多值得留下的瞬间,甜或苦,痛或美,都值得留下并珍藏。
正文

翁杨之恋的妇人之见

(2025-11-10 18:55:40) 下一个

 

物理学界的大咖,杨振宁老先生高寿离世,海内海外网上网下华人怀念,祭奠,缅怀,热议之声沸沸扬扬。毋庸置疑,杨老先生对物理学的发展贡献巨大,据说可以比肩大科学家爱因斯坦,物理小白的俺对这个据说颇有点质疑,但是咱没有深入调查研究过,没有发言权,更没有资格去为伟人著书立传,评判功勋。只是听多了关于翁杨之恋的八卦传闻,讲述一下俺的个人愚见。

若干年前,当俺还是一未出校门和国门的黄毛丫头的时候,有幸混入亲戚学校的礼堂,亲耳聆听过杨振宁先生的一堂关于宇称不守恒定律的讲座,有一说一,以俺当时的科学水平,这么高深的学问比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还要再朦胧一些。人生第一次近距离见到大科学家,心情还是非常澎湃的,印象里老先生非常健谈,讲课很有激情,其他就不记得了。所以几年之后听到翁杨的婚恋故事,着实的惊诧了一把。在俺 有限的认知里,只有早年的大恶霸才会在古稀之年强娶穷人家的苦命女儿,何况是八十二岁高龄,民间百姓的眼里可能黄土已经埋到下巴颏儿的人了,咋会对孙女辈的女娃产生恋情呢?站在翁帆的角度来论,一个寂寂无名的的年轻美女,可能真的会尊敬崇拜仰视杨老先生,渴望近距离多与老先生接触聊天,渴望走入名人的世界,看看不一样的天空。但是真的能萌生爱意,愿以身相许,确是令人难以置信。

二十一年的婚姻,与老先生而言,晚年生活有人照料,活的体面滋润;儿女各自打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没有牵挂老人的后顾之忧,对杨老先生的全家来说,翁帆都是个大救星,这一点,但凡家里有高寿老人需要照顾的都会身有体会。翁帆自己的这二十一年的婚姻生活,没有工作生活的压力,没有养儿育女的辛劳,可以说杨老先生给她遮风挡雨了二十一年,如果这是她自己理想的生活,外人也无可厚非。如果换俺是翁帆的爹娘,反正俺是打死自己也不愿意自己的心肝宝贝去嫁一个耄耋老人,哪怕他是天王老子俺也不愿意。不出意外,正常智力的人都知道这样的伴侣朝不保夕,而且没有孩子也意味着翁帆人生下半场大概率会孤独终老。试想顶着这么耀眼的一顶大帽子,泱泱大国谁还敢娶?杨老先生少年成名,聪明绝顶,这些道理难道不比咱这升斗小民更清楚。真爱一个人,应该是期盼他/她一生幸福,而不会是希望爱人老无所依的吧?从这一点上来说,俺是无法理解一个八十多岁的人主动去求娶一位相差五十多岁的女士。他自己说几十年之后,人们会把这段婚姻当成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你信吗?有一个词叫精致的利己主义,杨老先生让这个词语在俺脑中具体又形像。

都说婚姻就像穿在脚上的鞋子, 挤不挤脚只有自己知道。如果翁帆自己觉得幸福值得,别人说啥也是瞎扯,只是希望这个用自己的青春年华换来世人敬佩目光的非凡女子未来生活顺遂,再遇良人,晚年有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ytwadk 回复 悄悄话 一个80岁的老人身体机能基本都退化了,也许病魔缠身,他的最大的本能需求绝不是结婚,而是要有人贴身为他服务,伺候他的日常生活。

杨是周恩来,以及后来的党最高领导人都接见过的人物,说明杨是中共重要的统战对象,而且是党信任的人。他的作用不在于对物理的学术贡献,自从得诺奖后他也表现出还有啥潜力了,他的英语也一般,他的最大价值是为中共做宣传,老百姓很认学术名人说的话。就像钱学森曾为亩产万斤背书。

如果博主再多了解中共或苏共培养的燕子的过程,和在谍报世界如何用燕子设置温柔陷阱,就好理解这五十岁差异是有可能的,燕子本身就自愿用自己的身体和青春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