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风

生活虽然平淡,却也有很多值得留下的瞬间,甜或苦,痛或美,都值得留下并珍藏。
正文

家乡见闻之小城民生

(2024-06-23 19:51:33) 下一个

回国的主要目的是陪伴亲人,所以行程简单,居家为主。饶是如此,闻讯的亲友也少不了聚会一番,家族长辈姑舅娘姨叔都要拜会一下。酒杯茶饮间敘旧聊新,主要话题总是围绕着民生种种,在职工资、退休待遇、孩子、房子种车子,各种感慨。

我的同龄人基本都在工作,但是多数已近退休边缘,少数甚至已經开始领取退休金。对于私营员工,退休等于每月不用再交各种保险,再加上两三千元的退休工资,如果退而不休,相当于每月收入多了好几千。而按当地消费,两三千元足够三四口之家吃饱喝足。企业的退休金也是这个水平,很多人退休之后直接躺平,如果房子不成问题,那么夫妻俩个的退休金应付生活完全不成问题。公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在当地小城本就高于平均水平,退休后更是高出企事业单位一大截,而且退休后的医保也更加全面,退休后依然可以保持高水准的生活。乡村里的老人,听说医保可以给报销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医疗费用,但是退休金只有两三百元,只能保证饿不死吧。平心而论,感觉现在的医保确实不错,至少不会担心一人生病,全家砸锅卖铁了。

大家的工资收入差距甚大,从三四千元到两三万月薪。高薪人群主要是医务人员和金融行业职员及自营业主。低端劳务多从三四千元起步,如果每月能挣到七八千元,就属于非常不错的工作了。了解下来,现在的工作职位并不难找,就看你吃不吃得起那个苦,加班加点是常态,很多单位沒有双休。有一个侄子在大学工作,领导沒事也叫他们去单位加班,名曰反思,一群人周末抛家舍业在办公室无所事事,可笑吧?

上初中的小外甥正在忙着中考。分流之后,公办高中名额有限。成绩不太好的孩子,家长又不想孩子早早进行职业培訓,只能选择报考民办高中,学费按中考成绩评定,每年大约三四万元。原本以为国家灭了教培行业,民办私立学校也会被打死,沒想到分流之后民办高中又成了香饽饽,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孩子们只能拼爹拼妈拼自己了。这群孩子將来要是考不进所謂的985和211院校,大概率还得继续拼爹拼妈。大学毕业、工作稳定的孩子们,父母基本上都帮他们准备了房子和车子,男孩父母连彩礼和孙子的抚养费都留好了,只剩天天拜佛烧香,盼着娃们早日成家。据说二十多岁三十出头的孩子们对结婚成家都不感冒,只有爹娘们急得上窜下跳。

无论收入在哪个阶层,似乎家家都有两橦以上的房子。有些是前几年房价飙涨之前就囤下的,也有在房市最高点抢到的,如今房价下跌,很多人或許也是打落牙齿肚子里咽了。家住乡下的父母要给孩子在县城买房,这是孩子成家的必要条件;县城的父母要给孩子在市里买房,市里父母要给孩子在市里高档小区或省城买房,总之父母们都要跳着腳地把孩子送入更高水平的生活氛围。房子都买了,车子当然也不在话下,看看上班高峰期拥堵的车流就知道车子有多么普遍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LoveBBJr 回复 悄悄话 阶段固化如此严重正在导致整个社会的倒退和将来的动荡。
于小丫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謝謝!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于小丫的文章内容丰富生动,既有亲情的温情,又有民生的真实反映。尤其对不公平现象有深刻描绘,让人思考。期待更多优秀文章!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