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兩年整的聲樂學習中,張莉積累了不少珍貴的曲目,四個學期下來,她已經能熟練演唱中外藝術歌曲和歌劇詠嘆調共六十餘首。這其中有莫紥特的《共慶歡樂》,古諾歌劇《浮士德》中瑪格麗特的‘珠寶之歌’,還有韓德爾清唱劇《彌賽亞》中的經典唱段:‘我知道我的救世主活着’與‘歡呼吧,息安的兒女’。
然而,《彌賽亞》不僅是一個聲樂作業,更是張莉的音樂和信仰探索之旅。爲了更好地理解作品,她決定親自去感受禮拜的氛圍。每個週日,當室友們還在沉睡時,張莉已經整裝待髮,前往國際禮拜堂尋找答案。第一次踏入禮拜堂,她被人山人海的場麵震撼,隻能在分會堂通過視頻觀看。然而,這樣的經曆讓她逐漸明白,耶穌不僅僅是《聖經》裡的一個名字,他是人類的救世主,是千千萬萬信徒心中的希望。
張莉深刻領悟到,韓德爾在《彌賽亞》中通過女高音唱出的‘我知道我的救世主還活着’,不僅是音樂的表現,更是信仰的宣告。尤其是當唱到那雄壯的‘哈利路亞’時,全場起立的莊嚴場麵無不令人動容。張莉從音樂的世界中,走進了一個更廣闊的信仰和文化領域,她明白了,積累曲目不僅是技藝的磨練,更是心靈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