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墨以司机身份潜入犯罪集团,赵静在国家安全与个人情感间做出艰难抉择。
赵静推开父亲书房厚重的红木门时,并未预料到这次谈话将彻底改变她的人生轨迹。赵昌义站在窗前,夕阳余晖将他肩章上的星徽映得熠熠生辉。这位省国安局的最高长官转过身,脸上是赵静鲜少见到的凝重表情。
“静静,坐。”赵昌义指了指沙发,自己却依然站着,“我省国安系统最近监控到一家进出口公司存在异常情况。”
赵静本能地挺直了腰板,这是她从小耳濡目染的职业反应。
赵昌义递过一份加密文件:“‘昌荣进出口贸易公司’表面上做普通外贸生意,实际上却有人私通东南亚势力,贩卖国家机密。我们的内线上周失联了。”
赵静快速翻阅文件,心跳加速。她注意到父亲特意提到了“上周失联”这一细节——在国安系统中,这通常意味着牺牲。
“我需要一个可靠的人潜入该公司。”赵昌义目光锐利地看向女儿,“你的男友李墨,缅北特种兵出身,背景干净,身手不凡,是最合适的人选。”
赵静手中的文件险些滑落。她与李墨刚刚侦破储青和沈冰的案件,两人的关系正处于微妙而关键的阶段。此刻让李墨执行如此危险的任务,无异于将他推向刀尖。
“爸爸,李墨他...我们已经计划好...”赵静试图寻找合适的词语,却发现自己难以组织语言。
赵昌义走近,将手轻轻放在女儿肩上:“静静,你比我更清楚,有些选择无关个人意愿,只关国家利益。”
一、艰难的决定
赵静驱车返回自己公寓的路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与李墨相识的点点滴滴。这个从缅北特种部队退役的男人,有着她见过最坚定的眼神和最柔软的内心。他们一起侦破婚恋网站大案的经历,早已将两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李墨正在厨房准备晚餐,系着赵静买的卡通围裙,与他那挺拔的身姿形成有趣反差。见到赵静回来,他露出温暖的笑容:“今天做了你最爱吃的清蒸鱼。”
赵静从背后抱住李墨,将脸贴在他宽阔的背脊上,久久不愿松开。
“怎么了?”李墨敏锐地察觉到她的异常。
晚餐时,赵静艰难地开口:“我父亲今天找我了。”她尽量保持平静地转述了赵昌义的请求,但微微颤抖的指尖出卖了她的内心。
李墨沉默了片刻,眼神逐渐变得坚毅:“什么时候开始行动?”
“你...不犹豫一下吗?”赵静惊讶于他的果断。
“我当过兵,知道什么是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李墨握住赵静的手,“而且,我相信你父亲的判断。”
这一刻,赵静既感到骄傲,又充满不舍。她深知这个决定意味着李墨将长期置身险境,而自己只能在外围焦急等待。
二、最后的温存
决定已下,行动前夕的夜晚变得格外珍贵。赵静和李墨默契地将任务话题搁置,全心享受这可能是近期最后的相聚时光。
卧室里,暖黄的灯光柔和地洒在两人身上。赵静轻轻解开李墨的衬衫纽扣,指尖在他胸膛上的伤疤处停留——那是他在缅北时留下的印记。李墨温柔地抚摸她的长发,动作中充满怜惜与不舍。
“一定要平安回来。”赵静的声音几近哽咽。
“我保证。”李墨的承诺简短而有力。
他们的身体交织在一起,仿佛要通过这次亲密接触将彼此烙印在灵魂深处。赵静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主动,而李墨的每一个触碰都充满珍视。这一夜,两人都在假装入睡,实则默默注视着对方的轮廓,直到天明。
三、精心设计的身份
次日清晨,赵昌义亲自部署了行动细节。李墨将以“退役司机”的身份应聘昌荣公司,利用其特种兵背景获取信任的同时,也要小心隐藏真实意图。
“你的首要任务是摸清公司内部结构,找到他们传递情报的渠道。”赵昌义严肃地交代,“该公司表面负责人叫王荣,但实际操控者可能另有其人。”
赵静为李墨准备了一套完美的背景故事:原名李默,曾在边境地区担任私人保镖,因雇主移民而失业,现在寻求稳定工作。这套说辞既解释了李墨的特殊技能,又为他可能出现的“生疏”提供了合理借口。
临行前,赵静将一枚看似普通的纽扣放在李墨掌心:“这是最新型的定位器,必要时按下中间的突起,我会知道你需要帮助。”
李墨小心收好,调侃道:“这算是定情信物吗?”
赵静没有笑,反而紧紧抱住了他:“我要你完整地回来,少一根头发都不行。”
四、离别时刻
李墨应聘的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昌荣公司正值业务扩张期,急需可靠的司机兼保镖。他的特种兵背景反而成了“加分项”——在这种游走于法律边缘的公司,有“故事”的人往往更受青睐。
赵静站在国安局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看着代表李墨的光点缓缓移动进入昌荣公司大楼。她的心随之悬起,这是她第一次从“外部”关注爱人的行动。
赵昌义走到女儿身边:“担心吗?”
“当然担心。”赵静毫不掩饰,“但我知道这是他的选择,也是我们的责任。”
赵昌义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女儿长大了,不再是那个需要他庇护的小女孩,而是一名懂得权衡大局的国家安全工作者。
当晚,赵静回到空荡的公寓,这里还弥漫着李墨的气息。她打开李墨留下的行李箱,发现里面整整齐齐,几件衣服叠得棱角分明,完全是军人作风。箱底有一张纸条:
“静,等我回来。墨。”
简短的六个字,却让赵静泪流满面。
五、初入虎穴
李墨入职第一天就感受到了昌荣公司的异常。公司安保严密得超乎寻常,普通进出口贸易绝不需要如此级别的防护。他被安排给公司“二把手”林薇当专职司机,负责接送其参加各种“商务会谈”。
“小李,开车稳一点,林总昨晚应酬到很晚。”秘书嘱咐道,同时仔细打量着李墨。
李墨保持谦卑姿态,点头称是。多年的特种兵经验让他习惯性地记下了公司内部的结构布局、摄像头位置以及安保人员的换班规律。
第三天,李墨终于见到了真正的目标——王荣。这个看似普通的中年男子,手上戴着一块价值不菲的手表,与他的身份不太相称。更引起李墨注意的是,王荣的办公室书架后似乎另有空间,他多次观察到王荣“消失”在书架旁。
“小李,明天早上六点来接我,去码头。”周五下班前,王荣直接吩咐道,这是李墨入职以来第一次与他直接交流。
“好的,王总。”李墨恭敬应答,心中却警觉起来——六点钟的码头,正是海关交接班的时刻,这个时间点绝非巧合。
六、暗流涌动
赵静通过国安系统的监控发现,昌荣公司近期与东南亚某势力的通讯频繁增加。她小心地将这一情报通过预设的安全渠道传递给李墨,同时提醒他注意安全。
李墨收到情报后更加谨慎。他注意到王荣的行程突然增加了几次“出国考察”,目的地都是东南亚某国。更可疑的是,每次回国后,公司都会举行封闭式“总结会”,连秘书都被排除在外。
一天晚上,李墨奉命送林薇回家后,被临时要求返回公司取“遗忘”的文件。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他的警觉。果不其然,他在公司停车场发现了疑似跟踪的车辆。
面对可能的暴露风险,李墨没有慌乱,而是按照预定的“普通司机”反应,嘴里嘟囔着抱怨加班,同时小心地观察四周环境。取文件过程中,他敏锐地感觉到办公室有人动过,尽管对方极力恢复了原状。
这一刻,李墨明白自己已置身于巨大的危险之中,而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一周后,赵静收到李墨通过安全渠道传来的第一条重要信息:“公司有内鬼,疑似海关人员。”随信息附带的,还有一个模糊的证件照片。
赵静立即向父亲汇报了这一发现。赵昌义指示女儿继续远程支持李墨,同时布控相关嫌疑人。
夜深人静时,赵静独自站在公寓阳台上,望着城市璀璨的灯火。她轻轻抚摸着手腕上李墨送的手链,低声自语:“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远在昌荣公司宿舍的李墨仿佛心有灵犀,在同一时刻望向城市另一端。他手中紧握着赵静给的纽扣定位器,深知这场战斗不仅关乎国家利益,也关乎他们共同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