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和德国边境有个小城叫奈梅亨。这个城市历史上最出名的事情,是300多年前法国和荷兰在此签了个停战条约。
整个17世纪,欧洲叫得上名字的列强差不多都和荷兰这个蕞尔小国打过仗。
那时的荷兰是全球最蒸蒸日上的工贸国家,外贸实力世界第一,人送外号海上马车夫。
产业能力更是强得没朋友。比方说它的造船业,效率高、价格低,全世界四分之三的商船订单都被荷兰吞掉了,连英国人自己的外贸生意,都用荷兰的船队。
会造船也就罢了,荷兰人竟然连中国人独门秘技青花瓷都能高仿,还会玩金融和股票。
这种能力放在群雄崛起的欧罗巴,那就属于夏侯惇揉眼睛——马上就知道疼了。
为了搞掉荷兰,英国、法国带头出台法律,取缔荷兰商船的贸易资格,还在多个地方偷袭荷兰船队。
列强围殴了荷兰大几十年,终于把这个小国在各方面的优势吃干抹净了。
这段时间,奈梅亨这地名又被不少中国人记住了。
今年9月底,荷兰政府带着法院,把已经被中国企业收购好几年的安世半导体抢回了手里。理由很充分:
要合美国人的规。
安世半导体的总部就在奈梅亨。有意思的是,前几天中美领导人在韩国握了握手,什么合不合规的,大家都是G2自己人。
荷兰人怕是要喊出声:鹰子,我还没上车呢鹰子!
1
事情说起来也不复杂。
2019年10月,美国把28家中国公司放进了实体清单。此后,一批批的中国企业被拉入了清单,安世半导体的母公司闻泰科技是去年底上榜的。
今年9月底,美国商务部发布50%股权穿透规则,意思就是只要在实体清单上的公司,其持股超50%的子公司也会自动受到同等的出口管制制裁。
这时候,荷兰人坐不住了。
一份荷兰法院披露的文件显示,美国官员曾向荷兰方面明确表示,安世获得美国实体清单规则豁免的前提条件是,中国CEO张学政:
必须被替换。
荷兰人此前已经表现出了对中方的不信任。某种程度上,这是由安世半导体的性质决定的。
半导体产业有三种模式,简单来说就是没有工厂只做设计和销售,比如被制裁前的华为;代工厂模式,比如台积电。
还有一种就是安世的模式,从设计、制造、封装测试到销售都有的全流程公司。
安世的前端晶圆制造工厂在德国汉堡和英国曼彻斯特。后端封装测试七成在东莞,并且其接近一半的销售收入,是中国市场贡献的。
所以当闻泰科技说自己要在上海建晶圆厂的时候,荷兰人心里大约在想:
别让这些人跑了。
当然,它们也不是没想过解决方案。比如希望联合公司的荷兰籍管理层劝劝闻泰,能不能引进荷兰投资者控股,或者架空一下董事会啥的。
这样不单产业链可以部分留在欧洲,美国人万一制裁的话,咱们就集体跪着说鹰子别开枪,都是老欧洲良民了。
万万没想到,中方不单不同意,还准备解雇一些荷兰高管。
结果50%股权穿透规则发布的第二天,荷兰政府说安世半导体存在严重的治理缺陷,他们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
就这样,安世半导体现在归了荷兰人了。
为了取得法理依据,它们引用了一部制定于1952年的生僻法案《商品供应法》。声称为了“防止安世生产的商品在紧急情况下变得不可用”,从而保护荷兰和欧洲的经济安全与技术主权。
蚝腩敢肯定,荷兰朋友当时以为这事儿他们做得特别漂亮。
它们同时宣布把安世半导体全球的30多个法律主体的各种权利都冻结了,干点什么都需要荷兰政府批准。
太厉害了。养肥了再杀猪,鹰子得了面子,海盗得了里子。但是大家好像忘记了一件事吧:
安世的后端产品工厂,在东莞。
所以你们一说荷兰的法律,我就忍不住想笑。
2
10月28日,德国经济部长凯瑟琳娜·赖歇在一场贸易会议上,质问在场的企业家,不是跟你们说了不要依赖中国供应链吗,你们是听不明白吗?
赖部长执掌户部前是勃兰登堡州的能源公司CEO,她还是汽车供应商舍弗勒的监事会成员,还以荣誉身份担任联邦政府国家氢能委员会主席。
我不知道赖部长懂不懂供应链的复杂性,但她肯定是懂能源的。问为什么依赖中国还不如问问德国作为能源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为啥要炸掉只用了6年的莫尔堡发电厂,为啥要放弃自己国家的核电,而去买法国的核电。
欧洲现在表现出的水平,常让蚝腩怀疑,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在管理曾经的列强。
德国是中国在欧盟内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超过了2000亿美元,而且德国是欧盟内部少有的和中国贸易进出口金额大约相等的国家。
荷兰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去年双边贸易额1100亿美元,同比跌了6.1%。中国对荷兰的出口金额是进口金额的5倍多。
从任何角度来说,德国执政的朋友是不是应该多和我们交朋友?
可现实是,经济部长质问企业家为啥要用中国供应链,外交部长专挑我们不爱听的说。
怪不得英国不想跟他们玩了。
再比如荷兰抢夺安世这件事,好像完全就没想到中方会反制,也没想到会给全球汽车产业造成什么灾难后果,更没想到中美竟然在韩国握手了。
安世有的芯片可能一颗只卖8毛钱,而且它可能大部分产品不是车企的一级供应商。但不能供货的话,大家就是要停产。
然后就是一群欧美车企堵着荷兰的门,闹着解决问题。
现在整个汽车行业已经乱成一锅粥了。荷兰人说不给东莞晶圆,东莞说不给荷兰人客户芯片。
然后荷兰人看到东莞在给中国境内经销商供货,就说自己不保证这些货的质量。
蚝腩看了此前的博弈,荷兰人大概是想刚一下的。毕竟安世在亚洲以外还有三成的封装能力,只要它们能在中方获得晶圆前搞定产能,那东莞的厂子不要都可以。
问题是,它们上哪儿搞产能。安森美、英飞凌之类的,会为荷兰得罪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吗?
这几天,荷兰方面明显急了。
先是荷兰经济部发声明,说安世中国子公司马上恢复芯片供应。
马上又有“消息人士”放话给媒体,说若关键晶片出口得以恢复,荷兰将停止对安世半导体的接管。
然后大周六的,中国商务部发言人答记者问的时候说,中方已同意荷兰经济部派员赴华磋商的请求。希望荷方表态:
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
差不多得了,你看爸爸家的新乡时报已经点你了——荷兰政府此次行动是继光刻机出口限制之后:
欧洲国家对中国采取的最具攻击性措施之一。
偷鸡不成蚀把米。光刻机的锅你也想背上吗?
3
最近有两段话在社交媒体上疯传。
一个是牵头收购万达商管的太盟单伟建说的。他上周选取了电动车、造船、钢铁、光伏、水泥这5个行业进行对比,发现:
中国工人拿着美国工人六分之一的工资,产出了2.37倍的工作量。
关于工业产值这件事,荷兰当年也干过世界第一。工业革命之后,两个世界工厂,最后都成了世界霸主。一个是英国,另一个是美国。
另一段话是英伟达老黄说的。他在闭门会上说,若问5到10年后AI竞赛谁会赢?
答案很简单:中国会赢。
他说中国有上百万人24小时搞AI,而硅谷做大模型的不到两万:
中国人绝不会放弃。你越制裁,他们干劲越狠。
最近蚝腩有个朋友老魏回国了。他说自己给美国新泽西的大别墅装修时,想买张台球桌,结果发现唯一卖家,是个四小时车程一个小镇上的老头。
几十年前他有工厂有工人,现在全靠中国发零件,自己组装。
老魏后来订橱柜时也学聪明了:美国卖1万美元,中国订1000美金,加上60%关税、运费和安装费,也不到2000美元。
他从中国发来一个一吨重的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