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文章关于高智商的人为什么不擅长社交,也不喜欢社交,而且社交越少越好。
伦敦经济学院的研究: “我们的数据表明,智力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一个人所需的社交互动量以达到最佳的心理功能。”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对于高度智能的人来说,独处的时间可能不仅仅是一个偏好,而是认知功能所需的生物必然性。”
想起来为什么少年时代,读书好的男孩女孩总是不那么popular,这个不是全部因为别人的妒嫉,自己社交技能的缺乏也是一种因素。也不是他们不想拥有娴熟的社交技巧,让自己变得更受欢迎,而是似乎他们天生很难掌握那种技巧,因为他们是生来注定孤独的人。
我生活中就认识这样的一些人。别人会觉得他们不合群,高冷,清高,等等。但是我知道他们心里是渴望朋友的,只是不知道怎么表达,也不知道怎么处理成为了朋友以后的关系。他们看不到人与人社交关系后面的各种机关,各种应对,各种往来,各种互利。 最后的结果,他们就成了一群孤独的人。
现在,那些孤独的人有了一个经过研究后给予的新的定义,他们是一群高智商的人,享受孤独,只有孤独才是最利于他们的成长,成就和舒适的生活。
其实这也不完全对,绝对的孤独,肯定不是绝对的享受。
为什么现在的高智商的孤独者比以前更加享受生活了呢? 原因是互联网。
高智商在各种人群中都是少数的,而在互联网的浩瀚大海中,那些人很容易聚集在一起,享受只有他们自己可以理解的各种事情,而且不用真的去party喝酒和做small talk。也不用考虑社交后面的功利性。他们的能力得到了最大的发挥,而把社交对他们的副作用减少到最少。
所以我相信,发明互联网的男人肯定有过这种想法,有朝一日,自己在家穿着睡衣,就能和世界上各种最强大脑社交。至少可以省下换上燕尾服和打领结的时间来做自己更加喜欢做的事情。
https://www.weforum.org/stories/2018/11/why-very-smart-people-are-happiest-alone/
这里的孤独是指不与人面对面交往,互联网做到这一点,所以聪明人也不孤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