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厚流光》巴郞
《字库石塔》
老场上除了这些百年老屋以外,其他的古迹也不少。
在老场的场头,有一座字库塔,据说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这座石塔,取仿木七重檐式,成宝瓶状塔顶,高8米直径米半,据说是重庆市现存字库塔中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
古镇的先民们,满怀敬天崇地惜字重文的虔诚之心,将积攒来需要焚烧的字文书画绢帛纸张,缓缓投入字库塔的炉子里。在熊熊火光中,字纸焚化着,熔为灰烬,那汉字中的魂魄,在火焰中涅槃重生,化为古镇人仰望的夜空上满天星光。
《风雨普济》
在老场的场尾,是比字库塔更为悠久的风雨普济桥,清朝道光年修建,至今完好。整座桥其跨度长,设计合理,结构精良,砌法稳固,是清代石拱桥中的幸存者,至今沿用,普济众生。
这座单孔石拱桥,桥洞如圆月状,高约20余米,彩虹般横跨百丈沟河谷。桥基上、下游方向,皆筑有缓冲作用的三角形石基,石基的条石间以银锭形铁铆连接。券石用铁制扒钉稳合,桥壁砌工精细,石缝灌浆满实。桥洞的拱券顶两旁分别凸雕龙首、龙尾,各各伸出桥壁,昂首摆尾。桥面呈弧形,条石阶梯铺墁。桥身两侧设石雕栏板、望柱,栏板上雕刻珍禽异兽、吉祥花卉以及福、禄、寿字纹样,望柱头雕狮子、花蕾、八宝形象。
桥头建有碑廊,镌刻“德厚流光”4字古训。桥身青石阶梯,随形就势,先上至拱顶再下行。作为川鄂茶马古道上必经的古桥,四季烟雨里,当年马蹄声声踏过桥身,甚至在坚硬的青石梯上留下了马踏痕迹。桥的中部宽敞处,修建了不大的石砌神龛,里面供奉着土地神。据说从古以来,这对公婆很是灵验,凡是行路之人给他烧香礼拜者,他都能保佑他们趋吉避祸出入平安。信之则灵,人们过桥,按照习俗都要给神祇上一炷香,故此香火缭绕竟日不断。
记得当年当知青时,每逢赶场,都要来到普济桥上,大家聚在一起,交流感想与经验,是难得的一抒胸臆解除忧郁的机会。站在桥上下望,石拱下苔藓青青茅草摇曳,古树盘根虬节伸枝展叶,桥下百丈沟里卵石罗列溪水奔腾,洗衣妇钓鱼郎站在清冽水中,欢声笑语在河床上空荡漾。